第03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酸奶加糖有健康风险须警惕糖摄入过量
暴雨山洪中的“安全伞”
研究发现精确测量视网膜有望早期诊断痴呆症
我国学者创造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科学家发明在线计算器可测心脏病风险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暴雨山洪中的“安全伞”

 

坐挖斗,爬危岩,蹚深水,救群众……入汛以来,四川西北部山区多次发生地质灾害、道路险情。危难时刻,基层干部、职工、民兵挺身而出,以无私无畏的担当,为当地群众和过往旅客撑起“安全伞”。

6月底至7月中旬,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连续发生暴雨山洪,从绵阳平武县到松潘县的省道出现近百处道路悬空、断裂和塌方险情。其中松潘境内丹云峡谷一段因峰险沟窄,道路紧贴奇石怪岩和奔腾跳跃的涪江而成为险情多发段。记者20日经过这一路段时再遇塌方,所幸塌方所在地的黄龙乡党委书记孙林带领一路民兵,与中铁二十五局施工师傅协力配合,于中午时分清理出一条简易通道。

孙林在黄龙乡工作5个年头了,今夏以来一直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42岁的他看上去除了鬓发斑白,似乎再没什么特殊之处。

1日上午,一场暴雨山洪过后,丹云峡谷一个名叫“大奔流”的地方发生险情。孙林立即带领民兵应急排赶到现场,只见山体垮塌、泥石流带来的巨石堵住河道。遇阻的河水激流汹涌,改变方向后将道路淹没。

县应急抢险指挥部研究决定炸掉堵水巨石,清理河道,以使河水归位。

然而,炸石先要钻眼,钻眼必须有人站到巨石上开钻,如何越过激流攀上巨石呢?

熟悉地形的孙林率先带着勘察机械坐进一台挖掘机的挖斗,挖掘机转动手臂,将他成功运到待爆破的巨石上,随后,民兵们两人一组全部被挖斗运了过来。

临时爆破手们站在巨石上,除了中午扒拉几口盒饭外,连续作业近5个小时,终于钻下20多个约80厘米深的炮眼。

作业过程中,孙林和一位民兵头上的一块岩石被水掏空,眼看就要往下掉,急忙撤离时,该民兵脚下一滑,掉到了巨石的夹缝里。危急中,中铁二十五局驾驶挖掘机的石师傅转动机臂,用挖斗顶住下滑的岩石,孙林跌跌撞撞摔了一跤,爬过去同另一位民兵将落入水中的民兵拉了回来。

“当时真是吓惨了!”孙林笑着对记者回忆说。

下午4点,县民爆公司专业人员布好炸药和引线,一声巨响,阻挡涪江水的巨石崩碎了,天险大奔流抢通了。孙林和石师傅们又用了4天清理完河道,铺出了新的路面。

12日,一股泥石流冲垮了丹云峡景区观音阁下的路基,石师傅和工友们再次开着挖掘机赶来,与地方干部群众一起清理河道,恢复路面。挖掘机越过近45度的陡坡,在三四米深的河水里逆流作业。抢险即将结束,因河床松动、履带下陷、发动机进水,挖掘机熄火了,路过的司机们纷纷摁响喇叭,向石师傅和他的“英雄挖掘机”致敬。

石师傅名叫石月雨,是在附近修建成兰铁路的师傅。令人更加敬佩的是,他的这台挖掘机是自己花100多万元买的,可以说是他的全部家当。石师傅个头不高,话语不多,“当时只想着尽快抢通道路,让过往的客人少耽搁点时间。”他说。

与黄龙乡相邻的施家堡乡,也在10日深夜的暴雨里经历了险情。为了营救被洪水困于凌冰岩和小水沟之间的21位过路游客、货车司机等人员,施家堡乡党委书记余庆忠带领民兵和乡村干部蹚着齐膝深的洪水徒步找到被困人员,又在齐腰深的洪水中筑起人墙,将被困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最终与黄龙管理局丹云峡管理处的救援人员一起搭独木桥、拉保护绳,将包括2名儿童在内的被困人员全部营救出来。搜救过程中,干部兰飞突然被洪水冲倒,千钧一发之际,万幸被同事一把拉起。

这些平时普普通通的干部群众,在暴雨山洪来临时,不畏艰险,他们让群众安心,令群众起敬。/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