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人人都喜欢有个好身材穿上漂亮的衣服,都讨厌长肥肉。尤其是长在脸上、手臂上、大腿上的恨不得分分钟甩掉。其实,脂肪长在这些地方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长在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对健康的危害更大,甚至会带来风险。
 如何科学瘦下去,正确减肥有攻略。
 人体脂肪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看得见的脂肪,即皮下脂肪,它们贴在皮肤下,有帮助人体保温的作用。但积累过多,会让我们看起来胖。另一类则是看不见的内脏脂肪,它们将我们的各种内脏,如肝、胰、胃、肠道等包裹、填充起来。内脏脂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它就像一件“穿”在器官外的衣服,起到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是人体所必需的。但如果内脏脂肪储蓄过多,就可能引发各种健康危机。
 内脏肥胖问题多
 1、引发心脑问题
 人体内脏脂肪含量过高,更易患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内脏中多余的脂肪可能进入血液,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增加中风和心梗等急性心脑血管病症发生的风险。
 2、增大心脏负担
 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氧,这意味着心脏必须更加努力泵血,才能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
 长此以往,会增大心脏的压力。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还会增大血栓风险,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3、引发相应器官疾病
 如果脂肪细胞沉积在肝脏,可能引起脂肪肝,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肝硬化,甚至出现肿瘤。
 堆积在胰腺的多余脂肪,可能造成胰岛细胞脂化,引发糖尿病。当过多脂肪沉积在肾脏,会影响其净化血液的功能,肾脏需要更卖力工作,严重时可能出现肾衰竭。
 肺部一旦沉积过多脂肪,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造成血流中输氧量不足,导致全身乏力,影响免疫功能。此外,内脏脂肪过多还会影响情绪和激素分泌,造成焦虑。
 看看你有内脏肥胖吗
 腰部肥胖:内脏脂肪位于腹腔之中,苹果型身材就是脂肪超标的首要标志。
 无肉不欢:尤其是吃晚餐,如果没有肉,就会食不知味。长时间如此,脂肪在体内很难吸收、燃烧,只能堆积在内脏周围,最终导致内脏脂肪含量超标。
 习惯性便秘:显而易见,因为无法正常排便,多余脂肪就无法自行离开身体。
 面色略微有些黄:内脏肥胖会使身体内的糖代谢出现问题,让你变成“最无辜的黄脸婆”。
 月经不调伴随腹胀:内脏脂肪过多导致内分泌失调,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的现象。
 健康减肥,内脏“瘦身”
 1、多摄入纤维素
 想要内脏成功瘦身,就不能缺少纤维素。它可以让排泄顺畅,促进新陈代谢。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有燕麦、绿豆、蕃茄、葡萄柚等。
 2、限制每天卡路里摄取
 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如果平时活动量不大,建议摄取的热量不要超过体重(公斤)×25;如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不超过体重(公斤)×35。
 3、少吃碳水化合物
 包括米饭、面包等主食。吃太多会导致过多糖分被代谢出来,从而让内脏脂肪囤积在腹腔。但是也千万不能完全不吃,因为当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为0时,大脑将一片空白,无法集中注意力。
 4、每天运动至少半小时
 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还能促使肾上腺素分泌,有助脂肪分解。即便没有腹型肥胖,若工作忙、常久坐、应酬多、心情差,也应按照上述方法调整自己的生活,防患于未然。
 5、瘦腰操+腹式呼吸
 平躺在地上或不太软的床上,双手保持平衡,双腿呈45度角,提起双脚。脚跟下落,碰到垫子,再回到45度角的位置。反复做25次。一旦腰部拱起,脚就回到45度角的位置,不断地将身体向下压,让背部紧贴地面为止。
 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 记者 杜兆云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