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易娱乐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摘得“影后”桂冠、主演国家话剧院年度大戏《荒野与人》斩获文化部“话剧百年”全国剧目展演金奖,年纪轻轻便将金马奖收入囊中……出道以来,万茜不仅稳扎稳打地交出一张张傲人醒目的成绩单,更是让一个又一个有独特个性魅力的角色住进观众心里。
在被誉为“中国新文人电影开端”的《柳如是》中,挑梁出演妩媚曼妙却刚烈决绝的柳如是,又或是《军中乐园》里古典旗袍和性感内衣的切换自如,万茜总是将同一人物的不同层次侧面拿捏得精准到位。这种渲染力极强的表演在《你好!疯子》中达到巅峰,一人分饰七重人格的独角戏,在彻彻底底地征服了观众的同时,也让她收获了来自同行的进一步青睐。为了电视剧《脱身》向她邀约合作的陈坤,便是其中一个。
在北京卫视热播的年代情感大戏《脱身》中,万茜暂别“高冷范儿”,颠覆式地出演了一位迷迷糊糊的“菜鸟特工”。剧中,万茜饰演的黄俪文要经过一系列的“打怪升级”之旅,才能完成一个真正革命者的成功“逆袭”。其中,黄俪文与乔智才、乔礼杰(陈坤饰)两兄弟的邂逅与相扶,以及角色自身要经历的困苦与涅槃,都为《脱身》这部以兄弟情义为主线、直面理想与现实相互搏杀的年代大戏,增添了一抹别有风韵的情感亮色。
近日,万茜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专访,聊起了《脱身》台前幕后精彩的创作故事。
被粉丝叫惯了“万老板”昵称的万茜,此次在《脱身》中甫一登场,就让自己的“亲粉丝”过足了调侃的瘾。“怎么就这么喜欢看俪文懵圈的样子呢”、“软萌无害的小白兔真可爱”、“聪白甜本甜了”……看到观众的评论,万茜毫不避讳地发了条带自己表情包的微博,可爱回应道,“傻fufu这么久,听说俪文今晚终于智商上线了,不好意思让你们捉急了。”
而在采访过程中,万茜也进一步从人物经历、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认真地对黄俪文的“软萌”人设做出了解读。“其实黄俪文在回到上海探亲之前,都一直是在解放区那样一个比较安宁的环境下工作的女会计。所以在跟特务交手的初级阶段她才会惊慌失措、屡屡犯错,就像是那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感觉。”
而促使几次峰回路转的重要因素,万茜将黄俪文踏征途为坦途的原因归结于自身特质、信念,以及乔智才。“首先黄俪文是名会计,她有着过目不忘的天赋。当逐渐适应新环境后,她的那些聪明才智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包括后来去毛六爷家窃取情报、完成组织交给她的任务,她属于自学成才的这种类型。”提起革命信念,万茜先抛出了一个词:动机。“她的信念其实一直是单纯而执着的,一开始就是希望作为革命家属完成丈夫未尽的事业。所以她每一步都走得坦荡又坚定。”阶梯式的成长变化,集中在个人身上的情感矛盾,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助攻加持,“乔智才”成为万茜口中第三个影响因素。从最初误打误撞的街头邂逅、初入行时的懵懵懂懂,到变被动为主动地投身革命事业,都有一位值得信任的人陪伴在身边。“还好有他。”万茜笑着总结道。
《脱身》作为一部聚焦纷繁乱世、处于时代洪流大背景下的年代戏,将一种特殊的印记,赋予了每一个在当下生活中的人。而万茜认为,自己所出演的黄俪文一角,只是一个“平凡人”,跟特定环境下努力生存的所有平凡人一样。不是大时代赋予了人物什么,而是人物在大时代下选择了什么。
无论是此前陈坤在《你好疯子》发布会上的慧眼识珠,还是后来两人在微博上惺惺相惜互相赏识的隔空互动,万茜参演《脱身》的契机其实并不像许多报道所说的那样传奇。原来并不认识的两人是通过本剧监制,同时也是万茜师哥汪启楠的牵线搭桥。万茜坦承,“一开始都不是特别相信,有那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找到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而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也非常“接地气”,但非常符合陈坤的“重庆style”——一顿火锅。“第一回见面是坤哥做东,请我吃了一次火锅,聊得很愉快,吃得也很愉快。后来进组之前,大家也都是用微信来沟通剧本和角色,进行创作上的一些交流。”
《脱身》作为陈坤东申影业倾力打造的一部电视剧,同时还是陈坤阔别九年重返小荧屏之作,自筹备伊始便备受瞩目。作为该剧的女主角,而且要跟“两位陈坤”同时对戏,在被问及是否会有压力时,万茜轻松表示,“没有压力。相反尤其在拍摄创作的时候,整个过程非常愉悦。”基于对剧本及角色的充分研读,和两人频繁交流的默契配合,万茜精准地指出虽然陈坤此次“一饰两角”,但在演对手戏时传递过来的信息就是截然不同的。“哥哥乔智才是老上海,有草根市井气,像生煎包。弟弟乔礼杰很绅士,像一杯红酒。有时观察坤哥演戏,这两个人在语速、面部表情、姿态等等方面都有挺大的分别。”
去年11月刚刚荣升“妈妈团”一员的万茜,正享受着自己非常满意的一种工作状态和工作节奏。没有刻意想要去挑战的角色,静心等待好剧本好故事,愿意去尝试一切能带来新鲜感的创作。
在生活中得到足够丰富、充沛的情感,才能在戏里把这些敏感、细腻的情感真正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厚实的金字塔根基。然而对比曾经释放性的“爆发式”表演,万茜表示其实《脱身》中这种“反差软萌”的角色对自己而言是种挑战——这是一段“收”的过程。“一个是如何放,一个是如何收,收放之间都会有各自的尺度。在生活中你的情感是细腻的,在爆发要放出去时,作为一个演员在表达过程中就要有所控制,既不能无止境的放,也不能收到让人看不见。”万茜最后用爱情举了一个例子,“在黄俪文年代爱情的浪漫可能体现在轰轰烈烈。我的生活中还是细水长流会更好,就像一起压马路吧。但其实两种都没有错,两种都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