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是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喝茶不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乐事,也是健康生活的象征。但是,爱喝茶并不等于一定能喝对,不当的喝茶习惯不仅对人体无益,还有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今天就为大家梳理关于喝茶的正确做法。
健康饮茶把握这5大做法
1.根据个人体质选择茶叶。《生命时报》刊文称,体质弱、气血薄、脾胃虚、水肿体质的人以及老年人普遍不适宜喝绿茶,而体质更差一些的人最好不要长期喝茶。另外,对于如今较为流行的花草茶,中医认为其多有发散的性质,容易使人产生虚火,导致面部发痒或上火起疹。
2.不同人群饮茶量不同。据东方网报道,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天饮茶6-10克,分2-3次冲泡最佳;而对于体力劳动量大、体能消耗多、进食量大的人,尤其常处于高温环境或接触有毒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量可提高到20克左右;至于孕妇和儿童,则应适当减少饮茶量。
3.喝茶需适量,当心喝茶过量引发“茶醉”。酒喝多了会醉,茶喝多了一样会“醉”。中国新闻网提到,茶碱进入人体能加速血液循环,但若摄取过量,则会破坏人体内部电解质的平衡,还会抑制胃部磷酸二酯酶的活性,这可能会导致心悸等症状发生,严重时还会令人产生失眠、头痛、恶心及站不稳的情况。
4.避免饭后喝茶。华龙网提到,吃饭后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此外,茶叶中含有的茶碱会干扰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并造成食物微量元素(尤其是当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锌、铁等与茶碱同时存在时)的吸收率明显下降。
5.服药期间应谨慎喝茶。《今晚报》刊文称,茶水会影响某些药物(包括补益类中药、酶类助消化药、含铁锌钙的药物、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抗生素与强心药物等)的药效,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最好不要喝茶。如果必须喝茶,也应尽量在服药两个小时后再喝。
这6种人还是少喝为宜
饮茶对消除疲劳、美容、防衰老等多种作用,不过不宜多饮用浓茶、隔夜茶等。虽然茶属于一类大众饮品但它对于特殊人群还是有着一定的禁忌。
1.缺铁性贫血者:这种贫血人群生活中并不少见,因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亦会加重贫血所致的失眠;
2.有胃溃疡等胃肠疾病患者:茶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胃液的分泌,进而加重病情。
3.结石患者:茶中含有成分草酸,而草酸是形成结石的成分之一,结石者饮用,恐导致结石增多。
4.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茶可直接通过母体影响胎儿,或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得婴儿变得瘦小体弱,出现贫血的情况,亦可影响幼儿睡眠。
5.醉酒人群:有的地方有以茶解酒的说法,然而实际上茶水可使得人体兴奋而心跳加快,而本身酒精就对心血管有很大刺激,二者一起发挥作用,对心脏功能影响很大。
6.有心脏病人群:心脏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饮茶,但若饮茶过多,会使得心跳加快甚至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因此需要注意少饮或不饮。/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