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科举博物馆冲刺中国博物馆界“诺贝尔”
科学家确认44种抑郁症基因
我国将主导研究近视眼发病机制的医学难题
因配偶去世“心碎而死”可能吗?
台湾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恶化转移主导基因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将主导研究近视眼发病机制的医学难题

 

生活中“眼镜族”无处不在,但遗憾的是近视眼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一项由我国科研团队主导、多国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日前启动,有望为我国乃至全球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模式提供参考借鉴。

来自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发现,近视眼发病率呈爆发性增长,提示环境因素在近视眼发病中起到主要作用。但对近视眼相关环境因素客观、准确定量的方法一直缺乏,导致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由我国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发起并主导的这一研究项目中,多国科研人员将对六大洲三大人种的近视眼大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研究,探明环境等因素与人类近视眼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望破解近视眼发病机制难题。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第12届国际近视眼大会主席伊恩·摩根表示,这项研究的实施是一次中国眼科与国际眼科界的高度融合,为未来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设备开展人类疾病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据了解,项目使用的关键实验设备“云夹”是全球首款近视眼防控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我国自主研发,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拥有其自主知识产权。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认为,此次研究项目由中国科研团队牵头,并运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产品作为关键实验设备,体现了我国科研人员在全球眼科与视觉科学领域的创新进展,其研究成果将对全球近视眼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突破大有助益。

/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