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吉林省工商系统支持服务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长王淑英介绍《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关于贯彻落实“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要求支持服务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据了解,《实施意见》坚持群众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分别从“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三个方面制定了20项服务举措,突出体现了“三个新”。
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年内全面推行
在抓环境方面,推出了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多证合一”改革、工商办事“只跑一次”改革等8项服务措施。全面减少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后的审批环节,将企业注销公告时间由原来的45天压缩至15个工作日,企业名称核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今年内将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2018年6月底前实现工商部门80%以上登记事项“只跑一次”,其中30%以上登记事项实现“一次不跑”。全面推行工商行政执法“首违不罚”制度,对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行为、未产生严重后果的,以教育规范为主,不给予行政处罚。
工商登记材料
“容缺预审”业务开展
在抓项目方面,推出了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局长经办制”、工商登记材料“容缺预审”服务等7项服务措施。为支持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顺利落地,凡是主要登记材料齐全、未出现实质性错误、不影响登记效力及登记事项录入情况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在申请人作出承诺的情况下,可先行核发营业执照。由颁发营业执照的工商部门负责跟踪服务,帮助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及时完善相关手续,合法规范经营。
建简化开办和注销企业指数评价体系
在抓落实方面,推出了开展简化开办和注销企业指数评价、建立事后回访走访制度等5项服务措施。目前,省工商局正在牵头建立我省简化开办和注销企业指数评价体系,2018年8月开始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发布,逐步形成与群众体验度、获得感相匹配,真实反映改革举措落地、服务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下一步工作打算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分别成立支持服务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助推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健康发展。按照《实施意见》提出的服务措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制定详细方案,将每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细化措施,明确期限,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省工商局还将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对改革措施落实不力、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问责,并在全省系统进行通报。
/记者 王海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