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发掘结果。这批墓葬的时间集中在战国晚期到秦代,属于平民墓葬,墓葬规格较小,但考古工作者却在其中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战国晚期卜甲。
 古人以动物的骨、甲制成占卜的器具,根据骨、甲上的“兆纹”判断事情的凶吉。实物最早出现于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盛行于夏商周三代,到秦代前后已经非常少见。据参与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杨力铮介绍,本次发现的卜甲,出土于一座小型竖穴墓道洞室墓。
 记者看到,这件卜甲复原后长约14厘米、宽约10厘米,内侧有十余处规整的方形凿孔,对应位置的外面则有“兆纹”,侧面有烧灼痕迹。尽管没有发现刻辞文字,但这毫无疑问是一件被使用过的占卜器具。
 考古工作者推测,这座墓葬的主人身份可能是咸阳城内的一位“巫师”级人物。
 发现卜甲的岩村墓地位于秦咸阳城遗址的平民墓区范围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