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流感或将袭来?
莫慌,听长春市疾控中心专家咋说
春季鼻炎爱捣乱 中药缓解效果佳
经常做的这6个习惯,容易引发中耳炎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8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常做的这6个习惯,容易引发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乳突、咽鼓管和鼓膜)范围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胆脂瘤、特殊类型中耳炎。春天是中耳炎的高发期,长春市人民医院耳科副主任医师高峰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中耳炎的预防。

生活中可引起中耳炎的病因:

1、感冒后咽部和鼻部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官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鼻涕中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鼓膜穿孔,保持耳内干燥,禁止耳内进入液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影响创口愈合。

4、婴幼儿仰卧位吃奶时容易引起中耳炎,因为婴幼儿咽鼓管比较平直,且官腔较短,内径教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吸烟包括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血小板痉挛,血液粘度增加,使内耳供应血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良,影响听力。

6、坐飞机时可以导致中耳炎:人的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由鼓膜封闭,中耳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中耳室内空气的压力是通过咽鼓管和大气压力保持平衡的。而咽鼓管本身并不十分通畅,平时只是潜在管道,当患上感冒、咽炎等疾患或鼻咽部有炎症水肿时,咽鼓管就更不通畅了。飞机上升时,周围大气压力随高度而降低,中耳内压相对较高,鼓膜向外耳道膨胀,因此会引起不适感和疼痛,直到飞机在一定高度飞行,中耳内的气体通过咽鼓管排出一部分,中耳内压力与外界达到平衡后,不适感和疼痛才会消失。飞机降落时,内外压力又出现反向失衡,外面的压力高,中耳内的压力低,鼓膜被压向中耳,出现鼓膜凹陷,同样会引起不适感和疼痛,直到空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少许,内外压力达到平衡,症状才会消失。

中耳炎的表现:

1、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跳痛或刺痛,吞咽时加重。

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就如耳堵棉花感。

4、如耳内流脓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可有异味。

5、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6、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哈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

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1、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耳道卫生,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就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扁桃体炎、咽炎,在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注意正确擤鼻方式。

3、中耳炎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忌烟酒,清淡饮食。

4、不要卧位给孩子喂奶,喂奶后将小儿抱起。

5、在生活中一旦觉得耳朵不舒服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 记者 刘施晶 报道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