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长春市呈现以季节性甲型H3N2型流感为主要优势毒株的流行趋势。截至2018年2月,长春市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流行强度虽略有增强,但并未超过往年同期水平。综合3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14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仍是因流感样症状就诊的主力人群。
面对可能出现的新一波流感样病例,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如何应对?记者请到了疾控专家为您支招:
1、医防结合
由于流感的症状表现、用药情况有别于普通感冒。在流感流行期间,建议为避免延误最佳诊疗时机,最好选择能够检测外周血常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通过临床症状和血象化验指标可提示医生尽早确诊,并更及时、更准确使用抗病毒药物。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人群、妊娠期妇女更要给予高度重视。
此外,就医期间的个人防护是市民容易忽视的关键环节!
即便是疑似流感患者,外出时也要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医院这个细菌、病毒广泛存在的集中营,如果防护不当,机体免疫系统很可能再次受到攻击,形成交叉感染。所以,前往就诊时务必戴好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做好防护。患者居家期间,隔离防护不当很容易将流感病毒传播给家人。为避免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患者与家人接触时仍需佩戴口罩,一旦家庭内出现多人发热、感冒,那基本上就是中招了。
2、抗病毒治疗
治疗时机:发病 48 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治疗药物:可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服用奥司他韦应根据体重给药。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
3、中医治疗
可选常用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预防是防范流感的不二法则
流感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广泛的传播途径看似让人不知所措,实则对抗方式多种多样。
疫苗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儿童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即使在流感的季节性高峰期,仍然可以接种疫苗。
一般性预防
勤洗手——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也要洗手。
遮口鼻——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常通风——重视居住、学习环境的通风,空气的对流可避免为流感病毒的滋养提供温床,通风期间记得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学校开学,学生们的集聚也将为流感病毒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各级学校需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人群密集场所的空气流通,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继续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记者 刘施晶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