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敦化文学现象”的光芒
延续现实关怀风格
国际奥委会授予中国艺术家顾拜旦奖章
再现“芈月传”联姻关系
美术界追忆纪念潘天寿等5位大师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8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敦化文学现象”的光芒
——写在张笑天文学馆建成时
 

一颗明亮的文学之星在敦化大地上升起,是“敦化文学现象”的一个突出事例,对此,张笑天2010年在为我的作品集《追求》写的序言《达人贵自我》中写道:

“60年代初,刘野在文联旗下创办《群众文艺》,有板报画廊,也印行纸质期刊,吸引了一大批文人,趋之若鹜。杨明谷、李建树、李果钧、李受山、李守田、刘德昌、陈洪山、孙来今、盛玉新、常得新……这些后来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的人,当初都是《群众文艺》的撰稿人。我当然也是。那时条件差,有了这块园地,大家就乐此不疲”。

他又写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并不普及,敦化县居然有文联,是吉林省第一个县级文联,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这虽与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卢维义的胆识有关,与刘野热情、周到、细致的工作也分不开。一个小县城出了个作家,令酷爱文艺且爱人才的卢维义敢为天下先。”

他切身感受到,产生“敦化文学现象”的第一个原因,是领导者中有人“爱文艺且爱人才”,且“敢为天下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德政”。他就是这种“ 德政”的受益者。

上世纪70年代初,县里的领导让张笑天到大山嘴子公社小山嘴子大队去体验生活,专职写作。张笑天置身广阔天地,不受拘束地放开胆子体验生活,写出了散文《小鹰展翅》,再扩写成长篇小说《雁鸣湖畔》,在全国印行120万册,又写成剧本,由长影拍成电影,在全国公演,填补了当时全国文化生活悲惨的空白。他一发而不收,连续创作出版了小说,散文,剧本,共4000多万字,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当选吉林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张笑天的成就,充实了敦化县和吉林省的历史,也为全国的文化史增添了佳篇。知情重义的他怎能忘记!

他还以自身为例,阐述 “敦化文学现象”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文学队伍团结互助,有“文德”。

张笑天说,1963年5月23日《延边日报》发表我俩署名的小说《跑堂的》,是“叼”我的“光”;他又写道:“我第一篇像样的小说是《种瓜记》,发表于1965年一月号《长春》,后来收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柳荫集》中。这篇小说的破土,刘野堪称伯乐。当时《长春》小说组的编辑田雨丰到敦化来向他约稿,他却首先把我的《种瓜记》推荐出去”。

那是1964年末,《长春》文学月刊决定发表我的一篇小说,编辑田雨丰带着我的稿子,到敦化来和我共同推敲定稿。我把这事告诉张笑天,他把新写的小说稿《种瓜记》拿给我看,问能不能请省里的编辑给看看。我毫不犹豫地拿给田雨丰看了,老田说稿子改一改能用。我说,那就先发他这篇吧,我的稿子等年后时间充裕了再改。于是,《长春》1965年一月号上刊载了《种瓜记》,张笑天初登吉林省的文坛。

我这样做,因为自己原来基础很低,是被省内外多位“伯乐”拉进文学之门的,对文学事业和文学志愿者怀着崇敬之心。张笑天大学毕业刚到敦化来工作,就带着40万字的小说《白山曲》手稿来让我看,我赞赏他的才华,却发表不了他的大作。他按我的要求,陆续写出短诗和小散文,给我编辑的《群众文艺》增添了不少亮点,还热情帮助我开展县文联的活动。

2013年,由中共吉林省委书记作序,秘书长主编的《档案吉林》收录了我撰写的《吉林省第一个县级文联》,把“敦化文学现象”载入了史册。

2017年8月,有多位重量级人物从全国各地回来,向张笑天文学馆捐赠著作,如国家的长江学者张富贵,茅盾文学奖的评委孟繁华,著名诗人张洪波,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伟,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无未,武警政治部创作员李连志大校等,他们在敦化时,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学生,在座谈会上,不约而同地阐述,自己是在敦化这块文学沃土上,沐浴到文学的阳光和雨露成长起来的。他们显赫的成就,也为“敦化文学现象”闪放异彩。几天后,现在敦化本地的51位作家,向文学馆捐献书籍116册,其中不乏颇具价值,荣获嘉奖的力作。新一代作家们朝气蓬勃,当时仅在“敖东文学”微信群里热聊的就有83人,大家交流信息,品评新作,探讨理论,还开始了电影和电视文学的创作和研究……

50年前,张笑天有单篇儿的文学小报《群众文艺》就“乐此不疲”,现在,他题写刊名的《雁鸣湖》文学季刊,大16开本,112页,每期容纳20多万字的作品,不断地用文学形象,展现“大德敦化”的面貌,发送到省内外,包括中宣部,文化部,中科院,国家各大报刊和院校等,受到广泛关注,国家级的《文艺报》给予高度评价。

“敦化文学现象”的光芒,昔日绽放于“全国先进文化县”,如今闪耀在“全国文明城”。

/刘野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