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全州县城的一个小区,经常可以看见一对花甲夫妻手牵着手在院内散步。妻子在前面牵着丈夫的手引路,戴着墨镜的丈夫紧紧跟在后面。
丈夫名叫廖华,是一级伤残军人、二等功奖章获得者,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不幸失去了双眼和左腿。妻子名叫唐龙英,廖华的高中同学,38年前,她毅然化作廖华的双眼和拐杖,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夫妻二人相濡以沫,风雨中演绎了一段美好的爱情。
青涩的爱恋: 爱情的种子在心中发芽
1974年,廖华和唐龙英在全州县石塘镇高中上学。相比外向大方的唐龙英,当时的廖华羞涩地像个小孩,“遇到女生远远就避开走”。
1975年,他们高中毕业,准备各自回家务农。在分别的岔路口,他们以为可能再也不会相见。大胆的唐龙英提出互换照片,于是廖华给了唐龙英一张生活照,唐龙英答应冲洗后寄给廖华,自此二人开始书信往来,好感不断加强。
好男儿志在四方。1977年,廖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到部队后,他们的通信更加频繁,在信中他们互诉近况,相互勉励。“虽没有明说,但心里早已把对方当作恋人。”廖华说。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廖华奔赴战场。
携手走过38年风风雨雨
身为班长、代排长的廖华冲锋陷阵,多次出色完成作战任务,荣获个人二等功奖章,并拟提拔为连队副指导员。然而,立功的喜悦没持续多久,在部队换防准备撤出前线时,他不幸触雷,血染疆土。
在医院昏迷14天,廖华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双眼被摘除,左腿被高位截肢,身上遍布弹片……前途无限的青年,转眼间成了一级伤残。“感觉整个世界都黑暗了,甚至偷偷藏了一把安眠药,想一死了之。”廖华说。
廖华负伤的消息传到家乡,唐龙英心急如焚,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急忙赶到昆明的医院。再次见面的场景吓了她一跳:之前英俊的“兵哥哥”双眼凹陷,只剩单腿,意志消沉……
“其实出发去昆明时我的内心已经做好决定。”唐龙英决定留下来,用爱抚慰恋人破碎的心,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1980年,没有婚纱,没有戒指,廖华和唐龙英在部队的帐篷里结婚。婚后不久,廖华复员回到全州县城,没有住房,夫妻二人就寄居在敬老院中,没有工作,唐龙英就四处打零工。晚上缝衣服,白天挑到各乡镇的集市上卖,经常走到脚上满是血泡。
1981年和1984年,两个儿子先后降临到他们身边。在组织的关心下,1987年,唐龙英被安排到县五金公司上班,家庭经济状况有了缓解。
唐龙英回忆道,后来五金公司变得不景气,她只好承包一个柜台,为了省卸车费,一卡车货经常一个人卸到凌晨。早上送儿子上学后又去上班,中午再去接儿子吃午饭,里里外外的事忙得她像个陀螺。
看着逐渐走出阴霾的丈夫和茁壮成长的儿子,小日子在两口子的精心经营下越过越好,唐龙英累并快乐着。
爱情保鲜秘籍:
夫妻间互相体贴
“那时年轻,也没觉得有多苦。”谈及过往的困难,唐龙英轻轻一说,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唐龙英说,生活艰苦,两口子更要好好相处,恩恩爱爱,这样肉体上虽然苦点,但精神上感觉很幸福。
当被问及爱情保鲜的秘籍,唐龙英认为这在于夫妻间互相体贴。廖华深知她在外奔波的不易,家务尽可能自己做,在家摸索着做饭、洗衣、扫地,减轻她的负担。绊倒了,忍痛爬起来;被热水烫伤了,用嘴吸一吸。生活虽然困苦,但夫妻俩相互支撑,小日子充满爱意。
唐龙英说,经济困难时,一家人省吃俭用,买的菜很有限,廖华舍不得多吃,总是给她留着。年幼的儿子对别人说“爸爸最爱喝米粉汤”,粉先让给唐龙英吃。
廖华脸上曾取出38块弹片,至今还有弹片留在身上,旧伤经常隐隐作痛,有时深夜痛到睡不着,但他怕影响唐龙英休息,硬是咬牙攥着床单不作声。唐龙英心疼地说:“我又不能替你痛,你就喊两声吧,喊出来好受点!”
2003年,唐龙英生病住院,留下廖华和儿子在家,一年下来,廖华骨瘦如柴。廖华担心妻子的病情,而唐龙英也担心万一治不好,廖华和幼小的儿子该怎么办。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苦尽甘来,唐龙英已经退休,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儿子、媳妇都很孝顺,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越过越好。/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