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科院发布国产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武汉投资100亿开发行业特种机器人
研究表明智能手机使人智力下降
12月1日起
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放贷取得利息免增值税
刷脸时代,你的“脸”还安全吗?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7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刷脸时代,你的“脸”还安全吗?

 

在刚刚结束的GeekPwn2017国际安全极客大赛上,白帽黑客们现场上演“谍中谍”,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能轻松攻破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系统。

评委在一台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中录入自己的脸,只有这张脸才能打开门禁。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女黑客tyy用了不到2分30秒就成功通过了刷脸机。tyy解释说,她通过wifi进入门禁系统,利用系统漏洞,直接获取控制权限,修改人脸信息,也就是把设备中存储的评委人脸换成了自己的脸。

“现场演示攻击并不是要制造恐慌,而是通过发现漏洞,督促厂商改进技术、修复漏洞。”GeekPwn大赛发起和创办人王琦说,大赛会将发现的漏洞反馈给厂商,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众关注技术安全。

“每个人只有十个指纹、两个虹膜、一张脸,这些暴露在外的信息一旦被破解,就是严重威胁。”白帽黑客“小灰灰”的话说出了大众的心声:看起来高大上又方便的人脸识别技术安全吗?智能度越高的产品,安全会不会越脆弱?

技术是否成熟?很多公司都宣称其人脸识别准确率超过99%,对此,长期研究机器学习的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特聘教授龚怡宏介绍,这指的是在一些世界知名人脸数据库比对中取得的成绩,但在现实运用中,这种准确度要大打折扣。人群样本更大,不同光线、姿态、分辨率等条件都可能给机器识别带来困难。

安全是否可控?小偷有没有可能用假脸欺骗门禁进入小区?金融罪犯会不会用“仿冒人脸”登录银行系统窃取钱财?

在业界专家看来,这是一种技术“攻防战”。目前很多人脸识别公司都加大了在活体检测上的技术投入,确保系统检测到的是一个“活人”,提高对攻击的防御能力。以人脸取款为例,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个人金融部经理杨晟栋告诉记者,人脸取款采用红外双目摄像头活体检测技术,同时对脸部细微动作和微表情进行检测,识别度远高于手机摄像头,假脸或者照片都不可能骗过系统。

隐私会否泄露?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众人科技董事长谈剑峰说:“生物特征是唯一特征,但这反而可能是不安全的。密码丢失后可以设置一个新的,但有大量生物特征信息的服务器一旦受到攻击,数据库被拿走,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张脸。”

专家表示,任何技术都是在攻防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升级,最终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达到平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技术,如果在特定的场景下,一项新技术的准确度能够满足要求,错误带来的风险可以承受,那它就是有价值的。”奇虎360公司副总裁、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颜水成说。

王琦提醒,不管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不要出于赶时髦或者追捧概念去使用一些尚未成熟的技术,尤其不要把脸作为关键信息的“钥匙”。

/新华社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