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智慧”医院看病是什么体验?
中医药遇见“大数据+人工智能”会怎样?
浙江今年起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控制过度医疗
绿菜花有益肠道健康
“老冬泳”建议:冬泳准备最迟不应晚于秋季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药遇见“大数据+人工智能”会怎样?

 

“脉诊仪”把脉、“面相仪”望诊……一些智能诊疗产品已经开始在中医诊疗机构投入使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衍生的云计算乃至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与中医药结合,中医药现代化正在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

14日,“梅奥广安中西医结合学术讲堂”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机医学年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智能医疗的未来:云医学·大数据”和“中西医结合心肺康复”为主题,开展中西医学大数据科技成果国际交流,推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和人工智能设备的临床合理应用。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计算医学会会长李光熙表示,中医药数据量巨大,仅广安门医院1天的门诊量就超过1万人次。“如果将这些患者的诊疗过程全部数据化,每人次就诊产生的医学数据以10M计,那么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高达70TB,如果把全国中医院的临床数据都汇聚起来,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中医临床实践标准化、数字化为中医药大数据奠定坚实基础。我国中医药领域已制定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20多项国家标准,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209项行业标准。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呼吸重症监护研究室主任盖吉克介绍,在梅奥医学中心的危重症模型研发项目中,已经开始引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体系与西方医学的密集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创新的数学模型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辅助医生预测和判断病情,帮助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可解决中医药发展的传承痛点。负责美国梅奥医学中心ICU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项目的李智远博士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知名老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在线的辅助学习和辅助诊疗系统,使更多普通医师能够进一步融入名老中医的思维过程,帮助普通医生提升诊疗能力。

/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