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刷脸支付,真的可以有
公共法律服务要打造三大平台
诈骗案庭审成大学新生第一课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7年9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诈骗案庭审成大学新生第一课

 

19岁的大一新生李传海没想到自己的“开学第一课”竟是在法庭上。刚刚报到的李传海到报告厅后还以为要进行军训动员。看到主席台上方高悬的国徽和庄严的临时法庭,才知道即将旁听人生中第一次庭审。

3日9时许,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旁听的200名新生应声而起。随着审判长的法槌落下,案件正式开庭审理。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公开审理一起被告人主要是大学生的诈骗案,作为入校新生的“第一课”。

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过程中,18名被告人有人始终低着头,有人忍不住掉眼泪,有人回答问题时过于紧张直打哆嗦。最让李传海动容的是最后的被告自我陈述,“后悔”和“改过自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23岁的张新(化名)父亲尚躺在病床上,说到动情处涕泪横流,“我要向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们说一句话,不要想着天上会掉馅饼,不要想着能不劳而获。”

据了解,18名被告人通过网上招聘等方式先后加入郑州源之森科技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员,以网店建设维护名义捏造大量虚假信息诱使被害人上当受骗,被害人达231人,涉案金额35万多元。

河南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河南省发生虚假信息诈骗案19502起,其中QQ(聊天软件)诈骗同比上升172%,76.7%的QQ诈骗犯罪嫌疑人年龄介于18-30岁。其中,18%的案件专门针对在校大中专学生,主要类型有兼职刷信誉、网络购物、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等。河南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负责人刘彦东说,目前大学生时刻都在使用网络,但往往只注重享受网络的便捷,却忽视网络环境中的一个个陷阱。他提醒大学生要关注媒体和公安机关发布的防骗信息,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和手段,增强防骗意识和能力。开庭前,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学生,8人表示自己绝不会受骗。庭审结束后,有一半人不再如此肯定。体育教育专业新生李传海告诉记者,网络骗术层出不穷,很难保证自己不会中圈套。“这堂课上的很及时,即便被骗我也不慌了,赶紧设法离开并报案。”他说。/新华社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