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的幸福生活
8月2日,因为曾经工作过的单位需要采集员工数据,退休已经快两年的韩占华,下了火车,就匆匆忙忙地出现在一群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面前。话题围绕着这一次去西藏的经历,老韩情绪显得比较兴奋。看在昔日年轻同事们的眼里,轻松自在的退休生活多少让人有些羡慕。
老韩这次去西藏,是同学组团。没有退休前,大家都各自忙活自己的工作,很难凑到一起。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经济条件也还可以,先是几个经常有联系同学张罗。先凑一块吃吃饭,饭桌上的话题越聊越多,张三想起李四,王五想起当年的同桌,既然大家都到了退休的年龄,联系联系,搞场大的同学会吧!
老韩上小学时是在长春光机小学,中学时在省实验,其间还随父母到延边下过五七干校,几十年下来,同学遍布省内外。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些人被一一找到,找到一个,就兴奋得不得了,赶紧聚……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聚的人越来越多,局子越来越大。有同班的、同年级的、甚至上下届的,小学同学聚、初中同学聚、高中同学聚,大学同学更是常聚。
每次聚会,基本都是主题先行,如“纪念小学毕业45周年”、“纪念初中同学群成立2周年”……每次聚会,都形成一个微信群或是QQ群,大家在群里各自晒自己的退休生活,同学聚会的场景更是少不了,还利用各种群来讨论商量下一次活动都干点啥,被这些内容刷屏是子女们常见的体验,有时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同学聚会的内容不光是吃吃饭,还组织各种活动,参加夕阳红旅行团、自驾游、徒步,还有故地重游,去重温旧日时光,聚会的时候还要准备节目,怎么开心怎么玩。
团结就是力量
张丽艳老人的初中同学会,从提议到最终聚到一起,足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首先时间就不好定,虽然同学们都是70岁左右的人了,到了没有太多的事需要操心的时候,但是大家的情况还是各有不同:有的身体不太好,想养一养,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参加同学会;有的则因为还要带孙子孙女,一时脱不开身……总之各种理由,直到7月7号,20多人才回到他们当年一起读书的小镇——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兴隆镇。
张丽艳的老伴儿是一名退休教师,两人有个女儿在长春,父女二人对张丽艳的同学会给予了极大支持。张丽艳的手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同学聚会前,不小心摔裂了屏幕,本来想换个屏幕继续使用。但老伴儿表示,同学聚会不能跌份,执意地花了两千块钱,买了一部新手机,女儿则给母亲买了件真丝连衣裙,在同学会上穿。
聚会的地点是小镇上的兴林宾馆。大家按照约定,准时集合。畅叙同学情谊之后,大家都很兴奋,但考虑到远途劳顿,身体疲乏,而且还有一些活动,大家尽管睡不着,还是早早休息。
第二天,大家先到学校,当年的平房校舍早已经被宽敞的楼房取代,再没有过去的一点影子。在当地同学的努力下,找到当年的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幸福的时刻 美好的记忆”为主题,用座谈会的方式,回顾了当年的生活,抒发了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展望……随后大家游览了附近的二龙山,晚上唱了KTV。 同学会期间,张丽艳还以个人的名义请所有的同学吃了一顿饭。
这一次的同学会也不是尽善尽美,人多,彼此之间看不顺眼的大有人在,当年如此,老了也一样。尤其在饭桌上,你点我一句,我含沙射影地回一句,气氛有时候也很尴尬。为缓解气氛,张丽艳为大家献了一首《团结就是力量》的著名歌曲。当年的班主任说:丽艳同学从上学到现在都是这样,始终能坚持把握大方向。
几天后,同学会散场,张丽艳回到大连,一连几天都沉浸在同学会带来的兴奋中,但身体却吃不消了,同学会期间的轻微感冒变得严重,高烧不退,高血压达到180,浑身没劲儿,经过卧床近一周的时间,每天打一次点滴,之后才终于好转。
一场同学会后的葬礼
王女士在7月26日参加了任老先生的葬礼。老先生因为心脏病发作,手术后5个多小时突然离世,享年71岁。发病前,老先生一直都处于兴奋当中。因为刚刚在他的主持下,张罗了一场成功的同学会。三十几人,都是牡丹江林校的同届同学,在老先生的组织下,大家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周。在同学会的那几天里,王女士的亲戚微信群里,几乎被老人同学会的照片刷屏,还有老人的书画,“那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王女士说。
据亲属们讲,老人为了这场同学会,花了很大的精力。从确定日期,行程、车辆安排、人员接送,到确定同学会的内容,包括纪念品的采购,几乎都是一手操办。老人经济条件不错,一些额外开销都是他自己掏的腰包,家属只知道花了不少钱,但是花了多少,却谁也说不清楚。
老人平素身体很好,爱好广泛,尤其喜欢书画,在亲人眼中,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如果不是这次同学会导致劳累过度,透支了身体,根本不会突发心脏病。因为平时身体就好,家人看到他的疲乏,也没有往危险处去想,如果能够早点意识到,情况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同学会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为什么退休后的同学会如此流行?在一个老年QQ群中,一位老人讲了自己的感受:同学关系并不复杂,我们是六六届老高三,都是奔七的人了,都经过了上山下乡,有的在农村一呆就是十年,岁月的风霜,曾经的苦难都写在我们的脸上。生命的航船已经驶向比较平静的海湾,让我们好好享受生活吧!为什么同学之间这么亲?就是因为同学之间的感情没杂质,很单纯。单位同事退休之后聚会就比较少,上班的时候,分房子、评职称、涨工资、评先进……多多少少会结下一些梁子,而同学之间没有这些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老年研究专家陈太红副教授称,老年人聚在一起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建议老年人走出去,融入朋友圈或社区,寻找乐子,如参加同学会、爬山、旅游、唱歌、跳舞等。特别是参加同学会时,大家聚在一起寻找当年共同的记忆,追寻当年的美好时光,更有利于情感健康和精神健康。
老年同学会钱景广阔
老韩的同学会经常在春城大街上的大西洋酒店举行,他说那里几乎每天都有同学聚会,至少两场以上。因为这里环境好,够宽敞,包房、餐桌都足够大,饭菜实惠。一场同学会,至少二三十人的规模,最好不分桌坐,哪有这样的环境,哪里受老人们的欢迎。
另外一家是胜利公园后面的鼎祥汇,情况差不多。这样的餐饮场所,净月潭附近还有几家,这些饭店针对的就是各种同学会集体徒步等活动的大规模聚餐,通常是进入净月潭前先把饭店订好,徒步结束后出了净月潭就吃饭,时间长了,饭店对于经常徒步的老年群都熟悉了,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每次在原有的菜谱上赠送两道菜什么的,或者打折优惠等,都是常事。
旅游是同学聚会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在旅游景点遇到老年人的同学会是很常见的事。在一处景点就见过一群老人打着同学会的横幅集体拍照。在景区管理员做了不能打横幅的提醒后,依然快速地拍了照后才把横幅收起来。
各种夕阳红旅行团更是方兴未艾,成为旅行社的一个重要业务内容。
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的闲暇更多,社会保障也比较充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他们经济负担较轻,视野开阔,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兴社交媒体接受也快,有提升生活质量的主观意愿和能动性,消费能力也强。旅游可以说是他们最好的一个选择。有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平均每年旅游次数为2.3次,平均每次旅游时间为四天,以中国接近3亿老年人口的规模而言,钱景不是一般的好。
退休后 老同学聚会 十大注意事项
退休以后重聚,互相问候,拉拉家常,谈谈见闻本来是一件惬意的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也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有经验的朋友根据观察,总结出了退休后老同学聚会需要注意的事项:
1、摆正位置
从退休那刻起,大家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人员,和别人没有两样,谁也不要瞧不起谁。
2、不要评功摆好
上班时大家岗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都是不可缺少的螺丝钉,都是为企业和社会做贡献。不要再夸夸其谈你曾经做了多少贡献,免得有人反感。
3、不要揭伤疤
有人曾犯过错误,有人挨过批斗,甚至蹲过号子,往事不要重提,不论谁对谁错。
4、不要炫富
有的人下海经商先富,有的人当了老板成了富豪,有的人子女有出息有钱有地位,这些都不值得炫耀。有人开着豪车来,有人赶着公交来,富人别炫富,穷人莫自卑。
5、不要问隐私问题
谁都有隐私,不要问比较敏感的问题。例如,老张,听说这些年你当老板发了,资产过亿啦?小刘,为啥子要跟老公离婚呐?老赵,你儿子都40岁了,咋个还不结婚呐……这些事跟你没关系。
6、不要拼酒
年纪大了,身体健康要放在第一位。聚会喝点小酒还是可以,但不要拼酒,更不要强人所难地劝酒,都吃不消的。自己身体变差了,生病了,家人也跟着受累。
7、别抢着买单
众人聚会AA制,钱不多,每个人都掏得起,别抢着买单。你如果是大老板,有心要酬谢大家,也请保持低调。
8、不要只诉苦
聚会主要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要多说些开心的事情才好。不要总是诉苦,没有人喜欢和一身负能量的人聊天。
9、不要计较
每人皆有不同个性。有的人退休后,脾气变好了;有的人退休后,脾气变坏了。不论脾气好坏,大家都是老小孩,得和谐相处。
10、不要过于劳累
同学会是都比较兴奋,越是这样越要注意身体和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尤其北方人,心脑血管疾病等很容易因为劳累和情绪波动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