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第一年实施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全市5万余名考生在7日上午进行语文科目考试,下午进行文理合卷的数学科目考试,8日下午将进行外语科目考试,9日将分批次参加新增的外语听说测试。
根据上海实施的“3+3”新高考方案,除语、数、外统考科目外,考生可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在6门设置等级性考试的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在英语科目考试上,上海今年首次实施“一年两考”,取分数较高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多位考生告诉记者,因为有了两次机会,准备英语考试不再那么紧张了,但抱着“这一次能考得更好”的心理,自己还是会参加8日进行的第二次考试。
上海“新高考”的另一亮点,是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考生在面对高校选拔录取时,拿出的成绩单不再仅是由高考各科目分数相加而成的总分,还同时有一份完整的、客观记录高中三年表现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一位考生说,自己希望将来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因此在“+3”科目上选择了地理、生物、化学,高中阶段还通过参加废水治理等校外实践项目,增长了知识,也对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规划。
“过去,我只知道少数名校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后,关注‘育人’似乎成了上海高中普遍现象,我也看到了孩子人格品性上的进步。”考生家长章先生说。/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