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高考将至家长需防范四类网络诈骗
发布儿童依法维权范本8大案例入选
网络实名制到来如何保障虚拟空间更“清爽”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每日赔偿258.89元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将至家长需防范四类网络诈骗

 

高考季即将来临,360安全专家特别提醒考生家长,谨防四类网络骗局。

骗局一:谎称考卷泄露可预知答案。通过短信或社交软件,向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考题泄露”“专家组押题猜题”并带有链接的虚假信息,诱骗家长购买。

骗局二:虚假信息招生诈骗。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或与高校领导有“特殊关系”,吹嘘自己可以拿到“内部指标”,索取指标费。

骗局三:山寨查分“钓鱼”网站。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钓鱼网站鱼目混珠,伪装成高考成绩查询界面并在搜索引擎和论坛上推广,从而入侵电脑,盗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骗局四:借发放助学补贴诈骗。不法分子利用170、171开头的网络虚拟电话,谎称是教育部门的人,要给贫困高考生发放几千元的助学补贴,而后电话诱骗学生或家长去ATM机前操作,再将卡内的钱全部转走,实施诈骗。

为了不让骗子趁高考觅得诈骗机会,安全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面对各种高考信息,要多留心,多留意;不轻信陌生人发来的“预知答案”“内部招生”“提前查分”“发放助学金”等诈骗信息;恶意链接不要点,不明软件和APP不要轻易选择下载。

/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