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今年春节,大安贫困户老付格外乐呵:“扶贫的政策好,收入多了,12口人全部回来了,别提有多高兴了,年夜饭丰丰盛盛的。”
老付叫付金生,今年64岁,是月亮泡镇先进村农民。10年前,儿子出了车祸,至今还有3万多元的债务。爷俩都成了贫困户。
大安市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精准扶贫“十项工程”,采取“见物不见钱”的方法,实施了“三种补贴”标准、“五种帮扶”模式,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进行个性化扶持和差异化补贴。拿老付来说,他采取联营方式,要了2栋大棚。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
2016年4月,老付将这2栋新大棚和原来的2栋大棚,全部种上了黄菇娘。育苗,通风,采摘……付出就有回报,秋后一算账,仅2栋新大棚就收入7000多元。7亩多水田也喜获丰收,水稻卖了1万多元。
在付金生的小院里,光伏发电板泛着银光,这是汉能集团扶持他的光伏发电项目。目前电表上显示,发电板已发电2500多度。按照和汉能集团签订的合同,付金生一年又能多收入3200元。
老付算了笔账:去年全家增加收入1万多元,这回可看到了希望了。
“今年,我打算再整2个大棚,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把饥荒还上。”老付信心满满。 /姜伟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