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复旦一博士生学位论文存在抄袭。21日晚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2013届毕业生仇思隽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事实确凿,决定撤销仇思隽的博士学位,停止其导师梁鸿的招收研究生资格。
1月17日,一位网友爆料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专业博士仇思隽于201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政策执行研究——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为例》(指导教师:梁鸿教授)严重抄袭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亓俊国2010年的论文《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指导教师:庞学光教授)。爆料者声称:“论文抄袭达到99.9%,不仅目录、内文、参考文献全部复制抄袭,甚至连后面的致谢也抄袭部分。”
复旦博士生论文抄袭一事被曝光后,很快引起网友热议。1月17日晚,复旦大学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关于媒体报道的我校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毕业生仇思隽涉嫌博士论文抄袭一事,我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此前已接到相关举报并启动了调查程序。目前,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如抄袭情况认定属实,学校将依据《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实施条例》作出严肃处理。”
1月21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经我校学术规范委员会调查认定,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3届毕业生仇思隽博士学位论文抄袭事实确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撤销仇思隽的博士学位,停止其导师梁鸿的招收研究生资格。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调查,以作出后续处理。”
近年来,关于论文抄袭、造假等新闻屡见不鲜。面对这一现象,在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特别提出把诚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规划指出,将完善诚信考试管理体系,充实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有关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考试违纪、论文抄袭、学历学位造假等失信违约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建立健全定向培养学生履约情况记录与违约惩戒机制。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