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关系保”“人情保”、骗保、错保等现象,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表示,已采取完善监督机制、推进核对机制建设等多种措施来遏制。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低保工作中的责任追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等介绍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及,针对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关系保”“人情保”、骗保、错保等现象,民政部有哪些应对措施?
宫蒲光回应,这个问题是媒体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民政部工作中非常重视、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根据粗略统计,“关系保”“人情保”虽然人数很少,应该说是极少数,但是却对民生保障政策的落实带来极坏影响,所以民政部长期以来对解决好人情保、关系保、错保问题的解决是高度重视的。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来遏制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有:
一是完善监督机制。去年以来,民政部指导各地通过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加强公开公示、开展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加快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二是推进核对机制建设。一方面,民政部已会同公安部、银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制定了查询户籍、车辆、银行存款、证券财产、工商登记和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等信息的具体办法,进一步扩大核对信息数据项;另一方面,指导地方民政部门加快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低保制度的突出特点之一,有的家庭过去不符合低保条件,现在收入减少,符合条件了,经申请审批就可以纳进来。已经纳入低保的家庭,因收入增加,不再符合低保条件,就要及时退出去。
四是开展专项治理。民政部每年都会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低保排查等监督检查活动,各地也都结合实际普遍开展了一系列检查、清理、整顿等活动,力推低保制度规范实施。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规范管理,确保低保制度公平公正实施,切实发挥好托底保障作用。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