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00多万首付款买下的房子,结果发现早被开发商卖给了别人。在购房时,长沙市民李敏(文中均为化名)遭遇了一次“一房二卖”。发现“被坑”后,他向长沙市天心区法院提起诉讼。近日,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了“退一赔一”的判决,即房产开发商在退还李敏143.5万元房款的同时,还必须赔偿购房户143.5万元的赔偿款,并负担诉讼费。
事件:付完首付后发现房子卖给了别人
2014年年初,家住长沙市雨花区芙蓉南路的李敏看中了湖南某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处房产大厦。“当时觉得位置好,适合办公,就打算买了。”李敏介绍,同年3月,他与该置业公司签订两份《长沙市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了大厦中的两套房。
李敏介绍,两套房屋的首付款一共是143.5万元,剩余房款以银行按揭方式支付。购房合同签订后,李敏也按期支付了房子的首付,但置业公司并没有按约定向长沙市房屋登记机构办理合同备案,也没有为李敏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对此,李敏向长沙市天心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责令置业公司为其所购房屋办理房产证。在诉讼过程中李敏发现,早在2013年9月,该置业公司已将这两套房子卖给了李东,并办理了相关登记。
“自己购买的房子,却早被开发商卖给了别人,(开发商)这种行为太不诚信了。”李敏气愤地说。
判决:返还购房款,并赔偿百余万
在得知自己购房合同无法实现后,李敏变更了诉讼请求。他请求法院解除他与置业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协议》,返还购房款143.5万元,还要求置业公司赔偿其损失143.5万元。
天心区法院开庭审理后认为,李敏与被告置业公司签订的两份《长沙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均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均为合法、有效的合同。被告置业公司在与李敏订立合同前,已将涉案房屋出卖给他人,并办理了预告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本案中,被告置业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其与李敏订立合同时经过预告登记人李东的同意,亦未举证证明该预告登记已失效,使得李敏自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即无法依据相应合同取得涉案房屋所有权。
据此,法院支持李敏解除两份购房合同的诉讼请求,并要求被告置业公司将143.5万购房款全部退还给李敏。
因此,对李敏要求被告置业公司承担143.5万元赔偿责任的诉请,法院予以支持。法官认为,除了弥补被告的故意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外,惩罚性赔偿加上对被告进行处罚以防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