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1日发表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指出,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京沪均超过80岁
我省居全国第十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9岁。分省来看,人均预期寿命有所差异:北京、上海两市均已超过80岁,预期超过70岁的有26省(市、区),青海、云南、西藏三地预期寿命处于68岁-70岁区间。吉林省以76.18岁居全国第十位。
虽然上海、北京污染严重雾霾高发,青海、云南、西藏空气环境质量优秀——PM2.5值小于京沪,水质状况优于京沪,但前者人均预期寿命比后者长逾10岁。
经济收入对平均预期
寿命长短起很大作用
据人口学家萨缪尔·普勒斯顿研究,经济收入和人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通过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经验研究,普勒斯顿发现,一般来说,出生在富裕国家的个体要比生活在贫穷国家活得更长久。这一发现被称为经典的“普勒斯顿曲线”。
换言之,平均预期寿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以人均GDP衡量)的国家,其人均预期寿命就越长。那么两者之间联系到底有多紧密?数据显示,人均GDP差异对国家间预期寿命差异高低的影响率超过70%。
重大疾病患病率
是影响寿命重要因素
重大疾病,如艾滋、癌症、心脏病等恶性疾病,是制约人们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含死亡)超过1万例的省份有15个,分别是安徽、上海、湖北、浙江、江苏、北京、湖南、贵州、重庆、新疆、广东、河南、广西、四川、云南。这些省份中,除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外,其余11省人均寿命值排名都在前十名以后,当中又有7个省排名在最后十位。
就人均预期寿命不足70岁的云南而言,它是我国艾滋病例(含感染者和病人、死亡人数)最多的省份,超过10万例,而全国病例为65.1万。这表明,云南省的艾滋病例约占全国的15%。
人均寿命排名倒数第三的青海,其胃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食道癌、乳腺癌、肺癌发病率在全国也属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