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现有关月子中心的纠纷,有些甚至因对产妇和孩子造成人身伤害对簿公堂。记者采访发现,目前,这一新兴行业乱象丛生,亟待加强监管。
今年5月,孙先生在长春市一家月子中心预交了1.98万元服务费,妻子生产后刚住进去,就发现室内装修气味浓重。考虑到产妇和孩子健康,孙先生要求退款,月子中心却扣除了0.98万元服务费。孙先生投诉到吉林省消协,经协商,月子中心才退款1.7万元。
目前,月子中心的日常监管是由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但涉及的母婴护理专业程度、卫生、食品安全等内容并不属于工商检查范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行业规范标准,对从业人员素质、服务规范等提出硬性要求。孙娅认为,要尽快确定月子中心的监管主体,让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监管。
福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林桂辉认为,母婴这个群体很脆弱也很敏感,月子中心作为市场新兴行业,应该尽快引导各地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化运作。张懿邈建议,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发生纠纷或者存在问题的月子中心加大曝光力度。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