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直播存在的乱象,国家网信办11月4日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12月1日起实施,对直播平台、主播、观看者都做了要求。有分析指出,以后直播不能太“任性”,更不得色情“碰瓷”。
 直播乱象频发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日,成都95后女主播“雪梨枪”被判获刑4年的消息将网络直播推至舆论焦点,“雪梨枪”作为知名女主播,曾录制、传播淫秽色情视频。
 其实,这只是网络直播乱象的冰山一角,2016年,网络直播爆炸式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2亿。这种情况下,网络直播乱象层出不穷,吞灯泡、喝辣椒油、直播造娃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直播关注不到的。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部分直播平台传播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信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采访时分析称,一些网络直播中出现的乱象和直播受众也有直接关系,观看者大部分是奔着主播脸蛋去的,“要么就是怀着猎奇的心态看直播,看主播是否有夸张动作出现等。”
 实名制+黑名单,引导主播规范直播
 针对网络直播乱象频发的现状,《规定》对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和观看者都做了要求,其中,网络主播实行“实名制+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主播禁止重新注册账号,这被称为最严新规。
 《规定》提出,不得利用直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淫秽色情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互联网直播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网络直播平台应记录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发布内容和日志信息,保存六十日。
 专家指出,“对网络直播平台而言,《规定》的实施对一些规模小的直播平台影响较大,洗牌将至,直播用户也将向大平台转移,强者恒强。”
 互动、弹幕也要文明 平台需实时管理
 除了直播平台和主播,《规定》对直播观看者也做了要求,用户在参与直播互动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但中新网在调查中发现,有时主播很正经,但弹幕或观看者留言暧昧甚至污秽,诸如“约炮”、“包养”等字眼不时跃进屏幕。
 《规定》对此指出,直播平台应当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有关专家说,这赋予了直播平台删除低俗评论的权力,相信《规定》实施后,直播中低俗评论数量会减少,但是完全杜绝比较难。/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