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9日,刘先生花999元在某电商下单购买了一台小米note手机。在收到手机后,刘先生进行了正常的手机设置,并安装了常用软件和输入个人信息,当时手机能正常使用。然而在11月7日左右,他发现手机无法开机,所以进行了退货请求,第二天退款返回到了他的银行卡。而因为不能开机清除手机里的数据,他还特地跟该电商客服说了清除数据的事情。没想到一周后的11月15日,正在公司上班的刘先生收到一个微信陌生人加好友的请求,对方给他发了一条这样的理由:不幸删了你的小米note数据。
刘先生一下子蒙了,他加了这个陌生人为好友。对方称自己在某电商以688元买到了刘先生退货的这台二手小米note,手机里存有刘先生的个人信息。于是,二手买家对手机里留存的数据进行了清除,没想到却不能再登录小米手机系统。无奈之下,二手买家通过手机里原本留存的刘先生的资料,找到了刘先生的微信,并添加其为好友。二手买家希望刘先生提供手机登入密码,并且让刘先生关闭手机设备的寻找功能。
事发后,刘先生十分慌张:他的手机几乎存有自己所有的信息,包括工资收入、支付信息、股票信息、职业信息、近500个联系人的通讯号码。接下来的几天,刘先生连续收到了几封重置密码的邮件,这让他觉得非常不安。“我的个人信息数据安全远比那台手机贵重得多。”刘先生说。
刘先生第一时间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然后继续和二手买家沟通,希望其能将手机退还给电商。然而,对方并不愿意。当天,刘先生又将此事反馈给电商客服,希望能讨一个说法。
11月25日,该电商华南区维修中心的负责人、该电商北京方面的用户体验专员和该电商工程师带着二次售卖的手机找到刘先生并向其致歉。他们表示,经检查,手机中没有任何信息,希望刘先生能免费保存这部手机。此前,该电商客服也表示,一贯重视用户信息安全和资料保护,不会泄露或滥用用户信息;在重新拍卖商品前,都会重新恢复出厂设置操作。
刘先生要求该电商提供自手机二次售卖出去后至今其信息数据安全的纸质证明以及负担其因为该手机原因导致的其个人信息数据泄露之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对造成的风险进行经济赔偿。该电商方面工作人员称这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当场他们无法出具任何书面材料,他们表示会在1-3个工作日之内再次联系刘先生协商解决此事。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