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躺、抱头、起身,对于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来说,仰卧起坐堪称体育课上的“经典项目”。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仰卧起坐中的“抱头”动作以及依靠腰部力量抬升的运动原理,容易引发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在内的多种疾病,也正因如此,国外不少机构以及学生,已经对此项目亮了红灯。
记者发现,在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自小学3年级起,一分钟仰卧起坐数量,便是衡量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对此,运动医学专家称,仰卧起坐确实有可能造成身体劳损,但把握好幅度和动作要领,可以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网传“仰卧起坐”可致瘫
一则有关“仰卧起坐”的媒体报道,引发网络舆论关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看似简单易行的仰卧起坐,将其动作进行分解后,实则暗藏多种健康隐患。其中,“抱头”的动作,可能给颈椎带来压力,并导致肩部问题;而全身平躺,依靠腰部力量将身体拉起,再落下这一过程,容易引发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在内的多种腰部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练习者出现瘫痪。
2015年12月21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为什么你可以停止做仰卧起坐了》一文称,美国“健身达人和军方专家正在极力推动用平板支撑等锻炼代替仰卧起坐,以此避免背部受伤,美军甚至还打算在训练项目中废除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致瘫,这一说法从何而来?记者检索发现,在2014年8月22日,台湾一媒体报道称,一名25岁的台湾男子在做了几个仰卧起坐后,觉得颈部以下全身无力,四肢无法动弹并伴随大小便失禁。当地医生称,男子以手抱头的方式仰卧起坐,导致颈椎内血管受不了连续施力而爆裂,血块压迫神经,进而导致颈部以下全身瘫痪。
小学三年起仰卧起坐成体测标准
“仰卧起坐”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依然有较高地位。
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版)中,对各个年龄阶段学生评价指标及测试项目,均有明确规定。其中自小学三年级起,“一分钟仰卧起坐”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分值占到总分的10%,而到小学五六年级段,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凸显,甚至占到总分的20%。小学三年级及格标准,男女生均为每分钟16个,之后每年递增一个,到小学六年级达到峰值,每分钟需要完成19个才能获得及格。
焦点1
仰卧起坐“致瘫说”是否有依据?脊椎受压较大,可用平板支撑代替
网传“仰卧起坐”致瘫一说,其引用案例均为媒体报道。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又能否避免?
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文中,对于仰卧起坐的标准动作规定为: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师周越表示,这一动作对竖脊肌、多裂肌和腰方肌有锻炼作用,但对于久坐不动,腰部力量比较弱的学生而言,“抱头”,并利用腰部力量支撑身体的动作过程,对颈部和脊椎压迫较大,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任林定坤指出,很多学生平时不做仰卧起坐锻炼,考试时突击一下,实际上颈胸交际的位置,韧带最容易拉伤。日常生活中建议用平板支撑运动代替仰卧起坐,以降低脊椎所受的压力。
焦点2
仰卧起坐是否应退出体测标准?专家称缺乏实验数据支持,不能简单从体测标准中废除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八部委,出台《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与同时期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互为补充。面对质疑声,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刘晔认为,缺乏实验数据论证,仅仅是从动作形式就得出其对颈椎具有损害,或者由极个别并不确定的病例或说法来进行质疑,理由是不够充分的。刘晔表示,虽然说其有抱头的动作,此动作对头部和颈椎的瞬时载荷有多大,是否就能达到产生损伤的程度,需要有数据支持。因此,对于仰卧起坐这项运动形式,不能简单从体测标准中废除。
焦点3
学生运动损伤学校是否担责?尚无明确法律规定,若无证据表明学校过失则无需担责
北京京宁律师事务所律师唐宁表示,目前关于运动损伤学校担责方面,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通过科学论证仰卧起坐本身是不对的,这就涉及标准修改的问题。”她表示,如果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学校在场地、训练强度方面存在过失,则无需担责。/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