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电商的集体持续推动,近年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除了剁手族,卖家们是怎样应对双十一的?
“除了包装工,我们三个人每天也都在包装。”临近双十一,王军(化名)忙得不可开交。王军是一名电商卖家,主打商品是陶瓷餐具。
11月1日,双十一活动预热正式开启,店铺的商品纷纷打上了优惠活动的标签,王军忙到很晚才回家,刚洗完澡,他又接到买家的咨询,拖着疲惫的身子为客户解答,他明显感觉到双十一的氛围愈发浓厚,“预热的第一天,凌晨商品刚打上‘此商品参加打折活动’的标签,很多客户就来咨询有什么优惠活动。”王军观察到, 10月底店铺的成交量明显下降,看起来,买家都在等待。
“养好词”才能露脸
像王军这样的商家都铆足了劲,等待几天后客户流量的爆发。王军参照其他商家“双十一”的经验,他知道双十一当天搜索商品的人不多,大家主要在抢11月1日到11月10日这个时间段吸引客流量。
“11月11日当天流量是不多的,主要是之前买家加入购物车的商品成交。”王军说,现在,商家正想尽一切办法让顾客进入店铺,吸引买家产生购买欲。
“大家对商品加入购物车、收藏店铺比较看重,电商平台注重商品的人气,人气不外乎进入店铺、收藏店铺、商品加入购物车这三个指标。” 对于王军这些小卖家,商品的日常搜索排名显得尤为重要,让商品排名靠前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双十一我们不是抢搜索,而是抢‘直通车’(一种按点击付费的效果营销工具,用以推广商家产品)的位置,所以很多人都从9月或10月,就开始‘养’直通车的词。”
王军说,直通车关键词质量分最高分是10分,通过一些方法让关键词得到10分的过程叫“养词”,这10分对于卖家而言就是金钱和流量,“只要养到10分,同样的展示位置,你的出价就会比别人低很多,他出3元排到展示的第二位,如果质量分达到10分,你可能只要出1元就可以排到第一位。”
“养词”并不简单,王军为此没少花心思。通过一段时间摸索,他总结出,要取得直通车的质量分,商品展示必须要有创意,商品主图可以添加4张不同的创意图,创意图要表达商品的特点,吸引顾客去点击,点击量多、成交多,质量分自然会上升。
搜索的词又分为1、2、3级,“推一款产品,你的大词(1级词)抢不过大卖家,要先把3级词的分做起来再去养2级词,再养3级词,一层层递进。”王军以碗碟套装为例,“碗碟套装”、“碗碟套装 家用”、“碗碟套装 家用 日式”分别是1、2、3级词。“我们的方法是先从3级词养起,养到10分了,再添加2级词,这样2级词一开始的分会比较高,可能有8分,等2级养到了10分,再添加1级词。”
上主会场“抢坑”
电商平台的常规活动,对卖家的资质要求不一,有些要求日成交额在2000元以上,有些要求店铺是1钻、2钻或5钻。
但对于卖家来说,能上电商平台的主会场才是他们的梦想,进入主会场可获得电商平台的商品展示位,这可是“黄金宝地”。
“像我们这样的小卖家进不了主会场,只能在外围‘打打酱油’。”王军有些无奈。
徐明(化名)是一家茶叶店铺的掌柜,有自己的电商品牌,今年双十一他的店铺进入了主会场,“进入主会场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流量、成交额、品牌等都是参考因素。”他说,能力越强,越能上主会场,获得的“坑位”越好,“资源就那么多,能占到一个坑位不容易。”
“加购物车做假,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王军从卖家的圈子中得知,以前“双十一”,很多卖家是狂刷单,上千上万笔地刷,因为违规不会马上被查到,商品也就不会马上下架,可能要到隔天再受处分,但只要“双十一”当天刷单多,商品获得好排名,成交量够大,当天就赚取了很多利润。
亏本赚吆喝 低价引来流量
货备得过多,到时没有卖不出去怎么办?徐明说,他们会参加平台的一些团购活动作清仓处理。
徐明知道“双十一”的威力,对商家来说,这是卖货的大好机会,可以带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成交量,做得辛苦,利润不高,但又“不得不做。”
王军知道,“双十一”是个好的转折点,可以带来很多流量,他要做的是如何消化掉这些流量,如何让进入店铺的顾客成交。有了成交量、访客量、收藏量,商品的搜索排名自然会高,小卖家们会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我们做得好,以后对我们帮助很大,当天卖得好,流量转化好,平台就会重视这个商品,给好的商品展示位置。”
甚至有些商家是亏本赚吆喝,采用的方法是做爆款商品,以低价引来流量,可以不赚钱甚至是亏钱,但是流量来了,可能会带动店铺内其他商品的销售。
王军说,他们的目的不仅是双十一当天能卖多少,还要做的是,让这些有购买欲但还犹豫的顾客购买,有些顾客当天没有购买,“所以双十一更像一场考试,平台出题,谁做得好、做得出色,以后这个流量就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