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城开展治理货车非法改装、超限超载专项行动
楼顶铁皮脱落砸伤行人物业公司被判赔偿
正扒线里的铜皮一男子被民警抓现行
山村里的扶贫“老兵”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村里的扶贫“老兵”

 

城市晚报白城讯 在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双庙村弯弯的山间小路上,在村屯邻里之间,在早早晚晚的工地上,人们总能看到一位年近六旬的男士,骑一辆电瓶车在风吹日晒的颠簸中匆匆赶路。他就是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白城分校教师、现任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双庙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姜哲。今年4月初,姜哲刚到双庙村的时候,村党支部刚刚重新组建,村里没有办公场所,他不得不吃住在乡政府,每天都要往返于乡村之间。校党委了解情况后,购买了一辆电瓶车作为他的工作用车。就这样,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姜哲,到任第二天就主持召开了新组建的村党支部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支部及两委班子全体会议。带着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报到之前学习培训的成果,结合双庙村的实际,他与村党支部成员研究制定了《双庙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并对村两委班子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严肃了工作纪律,还制定了党员干部定期学习、讨论、总结汇报的工作制度。正如姜哲所说,驻村扶贫工作只要你真的投入其中,每天那真是有干不完的活儿、走不完的路啊!

在走村入户、精准识别过程中,姜哲深入到每个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听取心声。当全面掌握村里11个特困户家里的情况时,他震惊之余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和艰巨。2005年曾被下派到通榆县苏公坨乡任科技副乡长,一干就是3年多的姜哲,知道农民心里所想所需的是什么,更深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一件何等艰难的工作。但他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乡亲们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转变观念是决定发展的开始。在姜哲的主持下,他们研究确定了“合作社+贫困户”和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发展思路。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村里争取到深水井项目120眼,可浇灌360公顷土地,确保人均种植业收入1300元;与洮南市扶贫办和水利局协商争取到2016年80眼机井项目,现已完成36眼;在洮南市民委争取到扶贫资金50万元,现已到位;6月中旬,由两家包保单位出资11000元,为80户贫困户购买了4000只鸡雏发放到贫困户家中,目前生长良好,成活率达到85至90%,预计每户可增收1200元;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白城分校、白城市住房公积金两个帮扶部门的帮助下,在洮南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的共同努力下,困扰双庙村多年的村部建设项目终于完工。

同时,姜哲还格外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并扭住精神家园建设这个开关。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农民思想、观念、技能落后的实际,他决定在村民培训上下功夫。姜哲把本单位作为双庙村农民的培训基地,为村民开展种植、养殖和防疫的技术培训。

信心是脱贫的基础。针对村屯脏乱差和没有文化设施的实际情况,姜哲积极向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白城分校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两个帮扶部门汇报,借助白城市区老城改造的机会,用拆除道路的地砖为双庙村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共投入建设资金2.3万元。过去“没有秧歌、没有戏”的双庙村也有了自己的文化娱乐场所,早早晚晚都能听到村民的欢声笑语。

(浮萍言 记者 薄秀芳/报道)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