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在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来临之际,11月4日,白城日报社记者在社领导带领下,来到通榆县兴隆山镇交格庙蒙古族村,进行扶贫慰问,让一线记者们度过了一个更有意义、更加难忘的记者节。
在活动中,记者一行首先走访了交格庙村的3名贫困大学生和5户贫困户。在贫困大学生安鹏家中,记者了解到,安家的耕地较少,加之安鹏的父亲患腰椎结核多年,劳动能力较差,全家5口人年收入仅15000元左右。在今年的高考中,安鹏顺利地考入大学,但是每年近7000元的学费却让这个原本就生活拮据的家庭难以承受。记者们为安鹏家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以帮助安家渡过难关。随后,记者一行又先后走访了贫困大学生孟庆天和邱冰的家,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安鹏家相似,都是耕地较少,又有家庭成员患病,年收入都在15000元左右,在孩子考入大学后,还要负担七八千元的学费,因此白城日报社的领导和记者们也分别为他们送去了3000元的救助金。
此外,记者们还走访了交格庙村的5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大米、面粉和豆油等生活用品。今年69岁的任香荣目前独自生活,依靠耕地、直补、农保等,每年收入仅3000多元,因为患有心脏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每年医药费就需要3000多元,因此生活十分困难。看到白城日报社的领导和记者们送来的大米、面粉和豆油,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郝贵珍、安国富、张贵才、张国锋等几家贫困户,也都是因病致贫,白城日报社领导和记者们为他们送去的关怀和慰问,也让他们在这个隆冬时节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慰问活动结束之后,大家又来到了交格庙村扶贫项目希望养殖合作社。据了解,该合作社于今年5月成立,通过托管经营,解决了饲养规模小,缺少资金、技术、设施等诸多问题,保证了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同时还通过分散育肥,使80户贫困户增加收益36万元。还有在光伏企业扶贫、贫困户务工等方面,均有可观效益。通过这诸多扶贫方式的综合叠加,每年可以使交格庙村贫困户增收84万多元,户均增收3500多元。此外,交格庙村的易地搬迁工作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预计将增加优质耕地150公顷,使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白城日报社作为兴隆山镇交格庙村的扶贫包保单位,从文化扶贫到物质扶贫为该村做了大量工作,此前,报社职工为交格庙村捐赠了大量书籍建立了文化书屋,这次扶贫活动的救助金和米、面、油等物资,也是由报社全体干部职工捐赠的。
(记者 张风/报道 马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