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纱堵塞国控监测站点的空气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偏低,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据媒体报道,因涉嫌“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行为,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局长、长安区监测站站长、副站长等人被警方带走,目前羁押在看守所。据了解,长安区监测站是西安市两个国家直管监测子站之一,其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作为国家考核地方空气质量的重要依据。
 怕暴露  删除监控视频
 据媒体报道,2016年2月,长安区监测站回迁至西安邮电大学南区动力楼顶时,时任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站长李某,利用协助监测站搬迁、调试的机会,私自截留了监测站钥匙并偷偷记下了监测站监控电脑密码。随后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多次潜入长安区监测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干扰监测站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空气采样口被棉纱堵塞后,该站自动监测数据多次出现异常,影响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此举引起国家监测总站的注意,于是派人前来检查。据媒体报道,为防止事情败露,2016年3月,长安区监测站曾有将监控视频删除的行为。
 首个监测数据造假移交司法的政府部门
 记者从环保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此案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涉案者或面临刑责。据了解,目前涉案的李某等人,被羁押在西安市看守所。据专家介绍,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考核压力、环境质量达标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门指使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并不鲜见,但之前多是内部批评处理,像此次对西安的监测数据造假的责任人直接移交司法机关,尚属首例。
 环保专家彭应登说,西安当地环保部门成为新环保法实施后,因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首个被移交司法机关的地方政府部门,其主要负责人或需承担刑责。
 数据造假面临何种处罚?
 构成犯罪的需承担刑事责任
 西安市长安区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为何会被直接移交司法程序?这要从去年4月的“全国环境监测现场工作会”说起。
 时任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会上表示,在一些地方,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对监测系统也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按照新环保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和其他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如有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此外,违反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