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城俊杰 星耀梨园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6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城俊杰 星耀梨园
——访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俊杰
 

城市晚报白城讯 炯炯有神的眼睛,棱角分明的脸庞,浑厚洪亮的嗓音,阳光爽朗的笑容,矫健的举手投足,深入骨髓的梨园风范,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地流露,即使便装素颜,依然可以看到京剧花脸的气质……这些鲜明的特点,轻易就能生动地勾勒出陈俊杰的英姿。

从白城市走出去的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派第三代传人陈俊杰,是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硕士学位,还先后师承多位京剧名家,并且最终拜裘派名家李长春为师,成为当今全国京剧界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的花脸演员,目前就职于北京京剧院,并成为该院9大头牌之一,还是梅兰芳京剧团的主要演员,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外最高水平的京剧舞台上,曾经数次参加央视春晚。功成名就、荣誉等身的陈俊杰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对各种采访早已应接不暇,但是当他面对着家乡媒体的记者时,却依然没有一点架子,而且说起话来更是亲切、实在爽快。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才渐渐了解到,这是陈俊杰从艺40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的一贯风格,绝非刻意为之。

陈俊杰的童年是在白城市度过的。1957年,陈俊杰出生在白城市一个普通家庭,由于遗传了父亲的艺术细胞,自幼便能歌善舞,各种乐器一点即通。1970年,吉林省艺术学校来白城的各个学校招生,12岁的陈俊杰在老师的推荐下前去面试,然而结果却令人意外,陈俊杰的文艺天赋得到了艺校老师的认可,但是艺校老师也发现他的腿比较硬,不符合京剧科班训练童子功的要求,因此没有录取他。陈俊杰却没有离开面试现场,直到所有人都面试结束了,他还在那里一边流着泪、一边敲着自己的腿,难过地喃喃自语:“唉,就因为腿没考上……”这时艺校负责招生的张立芬老师走了过来,陈俊杰哀求道:“老师,您收下我把,虽然我没有从小练过功,但我会加倍努力的。”感受到了陈俊杰对京剧艺术的渴望,张立芬决定网开一面,录取了他。就这样,陈俊杰成为了吉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的学生,学习的是当年京剧专业中仅有的一类——现代京剧,至于后来陈俊杰擅长的传统京剧,直到“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才有机会接触。

1970年8月28日,陈俊杰去省艺校报到了。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省城长春、第一次见到有轨电车……各种新鲜事物纷至沓来,但是这些新鲜感很快就被现实的困难所取代,年仅12岁的陈俊杰难以适应独自在陌生城市里的生活,一时间也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但是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陈俊杰却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京剧艺术,由于底子薄,而且腿又比别的孩子硬,所以陈俊杰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去练习,就在老师和同学并不看好他的情况下,陈俊杰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追上了同学们的进度。随后的学习中,他渐入佳境,很快就从一众同学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佼佼者。初学京剧时,陈俊杰学的是老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嗓音宽大洪亮,外形粗犷英武的特点逐渐显现,渐渐成为了一棵学花脸的好苗子,于是在学习了两年老生之后,陈俊杰正式改学花脸。在艺校学习了4年的陈俊杰,以5门专业课优异的成绩,毫无悬念地留校担任了专业教师。在那个年代,这似乎已经是陈俊杰最理想的出路。

然而,讲台上的陈俊杰却一直在向往着舞台,在他的心里自己始终是一个为舞台而生的演员。终于,陈俊杰被派到吉林市京剧团参与舞台实践,这也给了他第一次登上真正的舞台的机会,这时陈俊杰要做一名京剧演员的信念也变得更加强烈。然而命运的安排却与他的愿望南辕北辙。1975年,就在陈俊杰渴望着登上舞台的时候,却被派到了延边州安图县参加“基本路线教育”,更加让他哭笑不得是,他居然被安排管起了计划生育。尽管如此,陈俊杰还是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干起了工作,很快还与当地的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经过农村基层一年的磨练,陈俊杰的心也更加沉淀了下来,回到艺校工作以后,他就一门心思搞好京剧专业的教学,同时也不忘时刻提高自己的唱功和武功。1979年,陈俊杰终于向着梦想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他被调到吉林省京剧团当演员,尽管只能演一些次要角色,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因为终于踏上了心爱的舞台。1982年,陈俊杰拜京剧名家文涛为师,在文涛的指点下,他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不但唱腔上精雕细琢,武功也愈发扎实,能文能武成了陈俊杰的一大特色,并且让他享誉吉林省。

就在陈俊杰铆足了劲儿向着自己的梦想阔步前进时,命运却再次与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1986年,陈俊杰在一次演出时意外受伤,“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彻底粉碎了陈俊杰的梦想,一直以文武双全见长的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舞台。随后,在北京的治疗过程中又花费了大笔医疗费,让陈俊杰的家庭也陷入了拮据的窘境。生活的压力根本不给陈俊杰任何喘息之机,他连消沉的时间都没有,就为生计奔波起来。起初,陈俊杰放下身段,跑到歌厅、酒吧去当歌手,他甚至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驻唱歌手的工作虽然收入还不错,但毕竟不稳当。陈俊杰忽然想起自己在北京住院时跟大夫学过不少中医按摩的技巧,于是他再次来到北京,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中医按摩。学成之后,回到长春开了一家中医按摩店。没想到的是,他的按摩店还挺火,甚至有媒体去采访报道过,并且用“昔日包公,今日按摩郎”来形容他。

随着按摩店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很多人看来,陈俊杰似乎又即将在另一个领域里走向成功了,但陈俊杰的心里,永远都割舍不下那心爱的舞台。就在这时,他接到团里的通知,让他回去演传统经典剧目《赤桑镇》。陈俊杰感到自己的血液都已经燃烧起来了,他立即投入到了疯狂的训练中。他起早贪黑,刻苦练功,似乎要把过去几年落下的功课加倍补回来。在成功地完成了《赤桑镇》的演出那一刻,陈俊杰才再次觉得自己是一名京剧演员。从此,陈俊杰正式回归了京剧舞台。此后的几年间,他还多次获得国内各种奖项,其中在1991年的文化部扬州现代戏汇演中所获得的“优秀伴唱奖”的背后,还有一段轶事。当时,陈俊杰在汇演中为一部现代戏《高高的炼塔》伴唱,他把裘派的风格和韵味充分合理地运用在这出戏中,为该剧增添了新的光彩,主办方的评委对于他的伴唱大加赞赏,但是却发现之前所设的奖项中没有适合他的,于是就专门为他设立了这个“优秀伴唱奖”。

是金子早晚会发光。有一次,著名梅派青衣李胜素到长春演出,偶然听到陈俊杰吊嗓子,她十分惊讶,没想到吉林省京剧团竟然有这么好的花脸演员,便循声找到了陈俊杰。在李胜素的引荐之下,陈俊杰第一次真正走出了吉林省。1992年,陈俊杰调到山西省京剧院,参演了新编戏《孟丽君》获得了“全国青年团队汇演优秀表演奖”、“山西杏花奖”。还与李胜素联袂主演了新编历史京剧《精卫填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4年,陈俊杰又在时任北京市市长张百发、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的极力推荐下,调入了北京京剧院。刚到北京京剧院,陈俊杰就主演了现代戏《黄荆树》,用花脸演绎现代人物的创举,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同。1996年,文化部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开班,陈俊杰获得了这次宝贵的机会。在李长春、夏韵龙、孟俊泉、李欣等众多名家的点拨下,陈俊杰的表演技能、艺术理论突飞猛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陈俊杰并没有满足现状,在他的心里,还有着更高的追求。

在花脸行当里,大师裘盛戎创立的裘派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有“十净九裘”的说法。而裘派京剧艺术,也是陈俊杰多年来发展的方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陈俊杰就在全国著名歌唱家刘斌的引荐下,结识了裘盛戎先生的弟子、裘派大师李长春,此后的多年里,陈俊杰一直与李长春保持着联系,并且不时地向李长春请教。陈俊杰调入北京京剧院之后,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向李长春请教,两人的师徒之情也愈发浓厚。2006年9月8日,陈俊杰正式拜李长春为师,成为入室弟子。此后的10年间,陈俊杰尽得裘派真传,终于成为了裘派艺术的代表性人物。2011年,陈俊杰又成为了北京京剧院的九大头牌之一,确立了在中国京剧界的翘楚地位。

今年8月8日,北京长安大戏院,由陈俊杰领衔主演的裘派剧目《姚期》首演成功。《姚期》讲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大将姚期蒙冤的故事,是京剧大师裘盛戎先生花费毕生心血、汲取众家之长、精心打磨的裘派代表剧目,集中体现了裘派艺术特点。由于该剧目的表演难度极大,已经30年没有被完整地呈现于舞台上,因此这也是陈俊杰的艺术生涯中一次里程碑式的演出。为了这部《姚期》,早已功成名就的陈俊杰依然拿出了40多年前学戏时的那股子拼劲儿,在最后半个月的排练中,就连陈俊杰的恩师李长春也一直在现场坐镇,这也使得《姚期》的排演更加精益求精。《姚期》成功上演,陈俊杰却身心俱疲,但是他却毫不后悔,因为从他开始接触裘派艺术时起,就已经盼着能够有机会演这个裘派艺术的代表性剧目了。

《姚期》演出结束之后,陈俊杰决定给自己放个短暂的假期稍事休息,于是就回到了家乡白城,并且应白城市文广新局和群众艺术馆之邀,于8月20日来到市群众艺术馆京剧社,与白城的京剧爱好者交流。也因此为记者创造了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

在采访的最后,陈俊杰告诉记者,他已经从事京剧艺术40多年,如今也马上到了退休年龄,现在考虑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他也希望家乡白城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京剧人才,让国粹继续发扬光大。(记者 张风/报道 马彬/摄)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