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注定是中国篮球不安分的一年,无论是CBA还是NBL,男篮还是女篮,联赛期间还是热身赛,篮球场内外发生了多起大大小小的冲突,如今这一现象也蔓延到国家队。
前晚,2016年中欧男篮对抗赛在昆山迎来收官之战,中国男篮以78比73战胜法国队,以四连胜战绩为奥运会之前的国内热身赛画上圆满句号。
不过,本场比赛期间发生了不和谐的一幕,第三节结束前3分24秒,两队因肢体动作过大发生冲突,比赛一度中断10分钟,法国队险些退赛。
周鹏被锁喉 双方肢体冲突
从斯坦科维奇杯到中法对抗赛再到上周末的中欧对抗赛,本场比赛已经是中国队与法国队在近期的第三场交锋,此前比赛积累的不满情绪也终于在本场比赛爆发。
本场比赛进行到第三节还剩3分24秒时,中国队54比38领先对手。在一次进攻中,双方球员在争抢时发生肢体碰撞,中国队队员周鹏认为对方球员在对抗中动作过大,报复性地做出一个挥肘动作,对方球员倒地,后者起身后和周鹏之间发生言语冲突,随即升级互相推搡起来,并有锁喉的行为。
双方球员之间早就存在的对抗情绪瞬间爆发,两队替补席球员全都冲进场内,在裁判和双方教练组的劝说下,加上大部分球员比较理智,双方主要冲突球员被拉开,裁判紧急暂停比赛,场面被控制。
在中国队于场地布置战术的同时,法国队选择直接离场返回更衣室,这也导致比赛一度中断。
幸运的是,赛事组委会、中国篮协等相关人士都到法国男篮的更衣室门前与他们沟通,经过协调法国队重新返回场上。裁判判罚周鹏夺权犯规,直接将其驱逐出比赛,对于这个判罚,周鹏当时也是不解,他向场内扔了毛巾,表达自己的情绪。
斯杯群殴留名 朱八曾登头条
每逢休赛期或者备战大赛的夏天,中国男篮都会经历数十场热身赛,由于对手水平参差不齐,意料之外的因素总会引发大大小小的冲突,2005年和2010年的两次冲突甚至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近十几年的历史上,中国男篮在2005年的那次群殴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2005年7月29日,首届斯坦科维奇杯,中国男篮对阵波多黎各队,在比赛还剩1分多钟时,易建联遭到对手恶意犯规,结果当时年轻气盛的阿联没有控制住情绪与对方发生冲突,紧接着演变成群殴,事后中国篮协开出罚单,参与打架的易建联、莫科、唐正东、李楠四人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最近几年内,影响最为恶劣的当属2010年发生的中巴男篮群殴事件。2010年10月12日,中国男篮在备战亚运的一场热身赛上对上巴西队,首节开打不到1分钟,张庆鹏被对手的掩护直接撞倒在地,时任中国队主帅的邓华德因与裁判交涉连续吃到2个技术犯规遭到驱逐。随后裁判的判罚令两队球员火气越来越大,朱芳雨在一次拼抢中与对手发生冲突,随即两队球员展开混战,朱芳雨甚至在打斗中祭出组合拳,那个镜头也成为当年度中国篮球的重要瞬间。
队长自我检讨 宫帅重申原则
本场比赛的冲突虽然没有进一步恶化,但对于出征里约在即的中国男篮来说,终归是带来不好的影响。为此,中国男篮并未刻意回避此事,宫鲁鸣专门将当事人周鹏带到赛后发布会现场,对冲突进行澄清和表态。
“不管怎么样,我作为队长不应该那样做。”对于因自己引发的冲突,周鹏率先进行了反思,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我当时确实犯规了,但他们的队员冲上来掐我脖子,我的反应有些过激。”
在发布会上,已经冷静下来的周鹏也提到,自己应该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球场上的冲突:“在场上法国队动作比较大时,作为队长我应该及时给裁判一个信号,对双方的对抗吹得严一些来控制场面。我们应该正确地去面对对抗这件事,因为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是高对抗。”
冲突发生后,宫鲁鸣亲自进入场内阻拦自己的队员,赛后,他也重申了国家队对于球场冲突的原则:“我们一直和球员强调要不怕对抗,但我们不去主动挑事,这是我们的原则。”
当然,宫鲁鸣也认为,经历过此次冲突后,于中国男篮不是坏事,“篮球就是个集体对抗性项目,既然是对抗项目我们就希望能跟上国际潮流,亚洲在对抗强度上和国际相比有差距,奥运会上的对抗肯定会更强,到时要告诉球员能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去准确的处理,这种经验对我们来说也是个提高。”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