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今年64岁的何平女士目前生活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农村,她一生都很平凡,像许多平凡的女人一样,对养父母孝顺、与丈夫相敬如宾、含辛茹苦拉扯儿女长大成人,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幸福。然而,何平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个“结”,这要从她的身世说起……近日,何平委托儿子门福友拨打了本报的热线电话,希望通过本报帮助寻找她在白城的亲人。
前在上海工作的门福友通过电话向记者讲述了他母亲何平的身世。根据他的讲述,记者整理出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1952年农历五月初五,何平出生在位于白城市西南方向的一个村子里,父亲姓潘,她是潘家的第三个女儿。她的亲生父亲是一位木工,当时在白城市的一家木工厂工作,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估计也有重男轻女的因素,于是在何平出生之后,父母就决定将她送人。何平的父亲通过木工厂一位名叫吴大海的工友介绍,将何平送给了同在木工厂工作的来自齐齐哈尔的工友何永清。随后,何永清就带着何平回到了齐齐哈尔的老家生活。
养父母待何平视如己出,在何平被收养之后的很多年里,她的养父母与亲生父母还保持着联系,而且养父母也没有对何平隐瞒过她的身世问题,因此何平还知道在自己被收养之后,她的亲生父母终于如愿以偿生了一个男孩儿。在何平的印象中,亲生父母家里至少有她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然而,随着养父母带着何平搬到齐齐哈尔市所辖的查哈阳农场生活,养父母与亲生父母两家之间的联系也就此中断了,在那个通讯十分不便的年代里,何平再也没有亲生父母的任何消息了。
后来何平自己也成了家,为人妻、为人母,每日为了生活奔波忙碌,但是她对于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思念却从未减少分毫。因为当时生活条件艰苦,也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回到白城来寻亲,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找亲人的线索也越来越少,找到亲人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如今,何平的养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而她的子女也都成家立业了,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寻亲的线索却少得可怜。对于这次寻亲,何平表示,自己也不敢奢望亲生父母还能健在,但是她觉得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的年纪大约在60岁至70岁之间,还很有希望找到,所以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亲人。
记者在此代表何平女士向广大读者呼吁,如果有任何与何平女士寻亲有关的线索,请立即与本报取得联系,争取早日圆何平女士的寻亲梦,让失散64年的亲人能够相聚。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3843668336
(记者 张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