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精装房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诉,如纸制房门、地板空鼓、墙壁发霉……这些问题将购房者对精装房的信任度推向“冰点”。一个问题出现,民众的批评几乎是一边倒。
其实,精装房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精装房比例很高,但是我国的精装房比例与国外相比却很低,以长春为例,只做精装房的楼盘不超过5家。
那么,为什么精装房投诉居高不下呢?一是有的开发商想获取装修中的暴利,以次充好;二是有的开发商借精装房之名,拉高房价,而不明真相的购房者看到房价涨得那么快,就赶紧出手了。
当精装房成了开发商牟利的手段,其投诉居高不下便不难理解了。那么,这个作为“行业趋势”的精装房,到底该如何发展?如何确保这个国外舶来的好东西,在本土化过程中不被异化成坏东西呢?
严控质量验收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把好精装房的质量验收关,制定更细的验收标准。比如,绝大多数精装房都约定了装修材料的品牌,但没有约定装修材料的档次和具体型号。很多开发商就钻这个空子,用名牌材料来吸引客户,用低档产品甚至残次产品来牟暴利。
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现在很多纠纷来自接房之后。消费者可以在接房时,聘请专业人士验收精装房。发现问题就要拒绝接房,请律师帮助维权。
价廉物美、质量过关的精装房,确实符合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它最大限度整合了资源,集中设计,集中采购,集中施工,可以大幅降低装修成本和环境污染,也让消费者节省精力。只有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开发商调整心态,消费者提升维权意识,精装房才可能变成社会、个人双赢的“好东西”!(解静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