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讯 近几年,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经常会接到关于儿童消费的投诉,期中不乏因玩具、食品、文化用品和各类培训班、补习班引发的纠纷,还有儿童在一些游乐场所中发生意外导致人身伤害等的投诉。5月31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家长一定要履行好监护责任,无论是购物、游乐还是培训消费,都应保留消费凭证。
买童装不要盲目追求款式
据长春市消协秘书长钟萍介绍,从近几年受理的儿童消费投诉看,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玩具、摄影、文化用具等方面,如服装印染过程中甲栓超标致孩子烧伤、儿童玩具菌超标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等。
为此,钟萍提醒家长,在选购儿童服装时,要考虑美观,更要考虑舒适、安全和健康。不要盲目追求样式,应尽量选择浅色、无印花或少印花的纺织品,防止印染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残留。“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皮肤比较稚嫩,家长应尽量选购一些纯棉类服装;新服装穿着前应用清水浸泡一下,对清除甲醛等有害元素有一定作用。”钟萍说。
游乐场所消费应保留证据
“我们曾受理过一个关于儿童在游乐场所踩到尿液导致意外摔伤的案例,最终商家赔偿了消费者的损失,但孩子受到的伤害却是金钱无法弥补的。”钟萍表示,近几年,长春市一些商场、酒店、公园都纷纷开设了专供儿童娱乐的游乐场地,部分游乐设施具有刺激性,但同时也具有危险性,由于游乐场所疏于管理或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家长疏于监护导致儿童受伤引发的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为此,长春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孩子在游玩时,家长一定要负起监护责任。儿童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难以掌握安全方面的常识,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公共服务场所应当尽到监护人的义务。在选择游玩项目时,不要完全按照孩子喜好而忽视安全,应做到消费前帮助孩子分辨、规避风险。场所中一些安全游玩警示语不可忽视;如出现人身伤害,应及时与经营方取得联系,保留好现场证据等。
报培训班不要大笔交预付款
时下,补习机构良莠不齐,消费者容易掉入“陷阱”。常见问题:一是交费后退费无门;二是合同条款设套;三是“霸王条款”没商量。
钟萍介绍,目前校外教育机构和社会办学机构以及个人所进行的补习越来越多,补习班大多采取先交费后服务的方式,而且费用较多,但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发现教学方式不如意,或孩子不适应,想退费却无法实现,由此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交了钱,培训机构却突然消失了。
为此,长春市消协建议,家长在选择补习班时,不要大笔投入。要注意选择口碑好、有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机构,特别要看清许可证上规定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及相关费用情况。同时,要注意查实和分辨广告信息内容,不要被名校、名师、专家的说词忽悠。此外,要特别注意签好辅导教学协议,在合同中应同办学辅导机构约定好教学的时间、报名费、课时费、资料费以及退费的规定,并对容易出现的各类退费问题签好协议,不要大笔交付预付款。
拍照要注意摄影棚服装卫生
婴儿用品、床上用品、儿童房装修……目前,儿童消费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在生活中,却隐藏着一些你没注意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儿童家具,价格根据材质、做工、品牌不等相差悬殊,家长应尽量选择天然的木质家具和设计制做对儿童有安全保障的产品。
同时,在儿童摄影场所,家长要把好卫生和安全关,注意摄影棚服装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拍照前,家长应提前详细了解拍摄地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加强防范措施,最好自带宝宝拍照用的衣服和喜爱的玩具等。(记者 张雅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