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借助此次“三早”活动的有力契机,白城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力争在项目建设数量、规模和效益上实现新突破。4月26日,白城市各地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一天,市委书记庞庆波、市长李明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季委、市政协主席张宝田等市领导分为9路,分赴各县(市、区)和经开区(园区),参加推进项目“三早”行动,现场督战项目开工建设。
一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33个,完成投资10.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复工14个,完成投资2.5亿元;新开工项目19个,完成投资8亿元。
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抓谋划
围绕全市重点项目,白城着力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全市“十三五”期间共谋划重点项目593个,总投资560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1个,总投资5536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10个,总投资4554亿元。一季度,全市深度包装亿元以上项目107个。
从额度看,总投资102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759亿元。
从深度看,均达到省项目简介模板要求,高于项目建议书水平。从广度看,涵盖生态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建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
小分队、点对点——抓招商
一季度,全市到位资金项目152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8.4亿元,增长25.3%,占年度任务的6.1%……数字的背后彰显的是速度与激情。今年,白城计划完成招商引资1130亿元,增长15%。年初以来,由市级四个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分区招商活动,采取“小分队”、“点对点”的方式,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地对接项目,参加了全省组织的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经贸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从资金来源看,东北地区投资项目79个,到位资金35.3亿元;京津鲁地区投资项目26个,到位资金7.8亿元;闽台粤港地区投资项目17个,到位资金6.6亿元;苏浙沪地区投资项目12个,到位资金2.1亿元;其他地区投资项目18个,到位资金16.6亿元;从项目结构看,一产项目10个,到位资金4.7亿元;二产项目72个,到位资金29亿元;三产项目70个,到位资金34.7亿元。
借势借力、打扶贫牌——抓上争
在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上,去年以来,白城共向上申报五批项目(包括2015年四批和2016年第一批),共签约15个,总投资86.2亿元;签约专项建设基金8.8亿元,已支付4190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热电联产、水稻种植加工等7个项目。
今年4月初,白城又向上申报2016年第二批基金项目5个,主要有海绵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再生水及污泥处理、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等项目,总投资113.25亿元,申请专项基金5.86亿元。目前,全市储备申报专项建设基金项目46个,总投资137亿元。其中,企业自主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55亿元;政府性投资项目33个,总投资82亿元。
多措并举、突破瓶颈——抓开工
3月下旬,由市领导带队,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园区、新区)实地督促检查,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问题,原则要求上半年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项目开工率必保达到80%以上。预计到4月30日,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126个,年度计划投资314.4亿元,增长11.2%,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41.4%。其中,续建项目复工75个,年度计划投资168.9亿元;新开工项目51个,年度计划投资145.5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相继落户鹤乡,这既是白城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也是白城发展重大项目的亮点。
彰显主题、创新模式——抓前期
今年是白城加快率先突破、顺势崛起的关键一年,白城紧抓项目建设不松手,确保所有项目都能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任务。截至一季度,全市还有11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待开工。总投资18.2亿元的大安弘泰新能源煤焦油轻质化二期、总投资7亿元的国家铁路总公司二级物流基地、总投资3.5亿元的洮北华金纸业搬迁改造、总投资2.5亿元的中一精锻搬迁改造等项目……大手笔接踵而至,如春雷骤响,催人奋进。
根据项目成熟度分类把握,预计二季度全市开复工项目达到218个,完成投资121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亿元,增长12.8%,占全年计划21%。三季度全市开复工项目达到232个,完成投资452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0亿元,增长15%,占全年计划81.6%。四季度全市开复工项目达到239个,完成投资575亿元,能够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完成。
(记者 翟向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