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脱贫攻坚 爱心助力
洮北区民生工程如花绽放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障民生 维护民利
洮北区民生工程如花绽放

 

城市晚报白城讯 回望过去的一年,洮北区坚持把保障民生维护民利作为第一目标,努力做到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倾情为民办实事,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绽放,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这棚户区的平房,我都住了60年了,这下可好了,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楼房。”即将迁入新居的铁东街道办事处通途社区83岁的赵桂芝大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真实生动地映照出洮北区委、区政府以民生为大,倾情服务的为民情怀,民生事业发展温暖着洮北大地。

创建宜居家园,“美”在民心

洮北区启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投资5900万元,完成小区生态停车场、道路雨水综合利用、雨污水管网改造、雨水分流四大类44项基础设施工程。去年,洮北区迅速行动,全力做好所承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首批棚改项目有序推进,在铁东棚户区,有2554户像赵桂芝这样的居民即将迁入新居。东湖湿地项目完成规划,应急工程开工建设,城市排水承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投资500万元,对城区树木、绿篱、花草进行常态化维护改造,“靓城”效果初步显现。

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6亿元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春季造林1.1万亩,落实草原奖补资金717万元,全区41%的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改造农村危房3758户,建设农村公路46公里,群众住行条件得到改善。

繁荣社会事业,“爱”在民心

2015年,洮北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00元,同比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30元,同比增长14%,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基本养老金人均年提高240元,城乡低保年平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288元和964元。新农合的筹资标准由2014年的41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80元,27个新建村级卫生室投入使用。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新建青山、德顺、到保3所学校4栋综合楼,改扩建2所农村幼儿园。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产+学+研”联合结新果,吉林西部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洮北。

文化惠民工程迈出坚实步伐。2015年,洮北区组织开展了“市民文化节”和“农民文化节”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活动130余场,服务群众近6万余人次。成立了洮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洮北区画院、洮北区足球协会、5个业余体育项目训练分校。建成典型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20个,投入补助资金120万元,新建农村文化广场24个,公共服务能力大大提高。

拓宽就业渠道,“帮”在民心

民生为本,就业优先。2015年,洮北区积极开展创业促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年举办创业培训班13期,创业指导及培训各类人员402人。

加强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开展3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近4万人,异地转移就业达3万余人。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年均吸纳就业能力达2000人。去年,洮北区市场发布用工信息3000余条;提供用工岗位10000余个,组织521家用工单位参与招聘,直接促成7000余人实现就业。

加强社会治理,“稳”在民心

2015年,洮北区加快推进“平安洮北”建设,强化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与“一站式”服务,开展了“星级社区”评选,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社区服务”新模式,完善社区场所功能设施,提供“错时”、“延时”和“菜单式”服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政府督促、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全力保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高压态势,实行安全隐患建档立案、限期整改、挂账销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完善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预警机制,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扎实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屯创建活动,“六五”普法圆满收官。依法推进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孙文涛/报道)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