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记者 姜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2日公布个人住房贷款调整的通知,要求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最低首付25%的基础上可再下浮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房贷未结清的家庭,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据记者了解,截至2016年1月22日,全国46个限购城市,仅剩5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没有取消限购。
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通知要求,央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结合当地不同城市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要求以及本机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并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解读
权威专家称房贷新政助力楼市去库存
对于此次新政,专家表示,房贷新政旨在提高老百姓的住房支付能力,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释放,助力楼市消化库存。
在系列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效应叠加影响下,2015年国内多个城市楼市成交面积和金额已经超过2014年。但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回暖主要是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打头”,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销售情况未出现明显改善,由于前期开发量过大再加上销售不畅,去库存仍是首要问题。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测算的典型城市库存情况,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消化周期较长,锦州、呼和浩特、泉州、南平、莆田、宁德等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都在几十个月以上。国家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155万平方米,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成交冷清。
专家指出,化解房地产库存是2016年楼市主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也将围绕去库存进行调整。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此次下调首付比例的主要目就是通过降低购房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市场购房,活跃楼市交易。 通知指出,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邓郁松认为,在需求端,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仍是住房消费市场的主力,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有利于支持居民自住性和合理改善性购房需求释放。
专家表示,“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结合当地不同城市实际情况自主确定”等字眼体现了“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调控原则。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俊认为,对不限购城市的首套购房者降低首付比例,主要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住房支付能力,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释放,稳定房地产市场,而部分房价反弹过快的地区应采取措施加大住房市场有效供给,防止供求关系失衡。在楼市去库存上,专家认为后续仍有储备政策。刘洪玉表示,当前房地产政策环境整体趋于宽松,在具体的操作上,包括差别化的住房信贷与税收政策,降低二手房交易环节相关税费,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等仍有调整空间,后续各地也会陆续出台化解楼市库存的政策措施。(据新华社 记者 姜琳 韩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