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讯 11日,来自我省梅河口市的张连河医生和汪清县的80后女孩郭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跨省挽救两名素不相识29岁白血病患者,为他们送去生的希望。这是我省首次两名志愿者同时接受捐献,成为我省第55例和5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两名志愿者挽救外省白血病患者
11日上午,在吉大一院血液科,两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
躺在中间病床上的男子名叫张连河,今年48岁,他是梅河口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连续6年无偿献血。张连河一边接受采集一边说:“2014年3月,我们医院组织一次集体献血时,我和单位同事一同登记成为了志愿者。我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我责无旁贷的义务。”
张连河捐献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将送往重庆,挽救一名29岁身患白血病的男子。
在靠窗户的病床上,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是一位开朗的80后女孩,她叫郭丽。
2013年,郭丽在辽宁工作时,一位好朋友跟她说要去做一件挽救他人生命的善事——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郭丽坚定地说:“能救人,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也要去奉献爱心。我舅舅家的弟弟得了尿毒症,有很多人帮他,我特别感动,我想有一天用我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于是,两位善良的女孩同时到血站登记并做了采样。
2015年,郭丽已回到家乡工作,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让她激动不已。“他现在很虚弱,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给他注入重生的希望,让他早日康复。”郭丽说。
郭丽捐献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将送往郑州,同样挽救一名29岁的白血病男子。
我省首次两名志愿者同时捐献
11日12时许,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15时20分许,张连河和郭丽无偿捐献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分别登上了飞往重庆和郑州的飞机,傍晚,这些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将抵达患者所在的医院,当晚将会输入到患者的身体里,为他们送去生的希望。
截至目前,这是我省首次两名志愿者同时接受捐献,成为我省第55例和5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使国内56名白血病患者者得到有效救治。
此外,我省自2011开始实施“小天使”救助项目,对14周岁以下的儿童开展救助活动,每名患儿将得到3万元的救助金,对已实施骨髓移植的患儿救助5万元。截至目前,已对279名患儿实施了救助,救助资金达855余万元。(记者 刘晓宇/报道 李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