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走进洮北区青山镇复兴村的农家书屋,发现这里好不热闹,室内挤满了前来看书借阅的群众,既有和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农民,还有在村里上小学的孩子们。
书屋虽小,但书的种类却不少,科技、教育、文化等各类书籍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书屋负责人王世奎说,农家书屋的建立,不仅丰富了百姓们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农民们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文化粮仓。自从村里建起农家书屋,这里的老少爷们不再仅仅靠喝酒、打牌度日,更多的是走进书屋,与书成为朋友。“我们村现在一共有3000多本图书,全部都分门别类编好号造好册,只要通过册子上的编号就可快速找到需要的图书,方便群众借阅。”
复兴村村民杨天宝是农家书屋的常客,家里的农活刚结束,他每天必到书屋看书看报,和其他村民交流心得。作为一名养羊专业户,杨天宝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介绍羊的病害防治方面的科技书籍。杨天宝告诉记者,同样是养羊,他养的羊成活率高,而且每头要比别人养的羊多卖一两百块钱,是科学知识让自己的养殖技术上升了“一个档次”。
近两年,通过书屋找到致富真经和创业门路的农民越来越多,洮北区青山镇14个村全建有农家书屋,共配置图书3万余册,种类涉及到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业致富、科普知识、卫生保健、少儿教育等1000多种。 (记者 李家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