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2012年以来,通榆县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机遇,全力实施“七大治水方略”,全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得到了充盈而长远的满足。
在“七大治水方略”综合实施上,一是引进外来水,有效扩充了水总量。实施了“引洮分洪入向”和“引霍入向”工程,向海水库蓄水接近设计库容,向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是滞留过境水,实现了洪水资源化。通过实施文牛格尺河应急抗旱蓄水工程,加强了文牛格尺河季节性洪水的资源化利用,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滞留洪水1500万立方米,形成了25平方公里的丹江湿地,到100平方公里的丹江湿地全部形成后,将滞留洪水7000多立方米,可为应急抗旱和发展湿地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三是贮存地表水,优化了水环境。实施了河湖连通工程,目前已实现3座水库全部蓄满水和11个泡塘、2个湿地的蓄水,总计贮存地表水4.45亿立方米。
四是持续供应水,确保了长期补水有保障。在省、市协调支持下,通榆县与相关各方成功建立起向海湿地应急供水机制,确保了向海湿地在缺水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应急水源保障。
五是保护地下水,保证了饮用水安全。通过强化执法监管,加大保护力度,有效提高了城市供水标准,让广大群众喝上了优质放心水。
六是节约使用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大力发展了节水农业,膜下滴灌面积达到150万亩,位居全省首位,到明年将达到200万亩。同时,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让全县25万农民群众全部喝上了安全卫生水。
七是利用循环水,使水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利用。通过建设城市雨污分离排水管网系统,实现了排水雨污分流,避免了水体及土壤污染;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
(记者 张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