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白城讯 立冬过后,白城市的气温随之骤降,大多数市民的消费形式开始向“暖”字靠拢,相关行业也因此红火起来。
老百姓常说服装行业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这话一点都不为过。11月16日,记者在走访白城市多家商场后发现,尽管冬装早在10月中旬就陆续上市了,但市民们真正乐意大方买单还得从本月初算起,这股来势汹汹的冷空气把不少人都“逼”进了商场。在位于胜利西路附近一家大型商场内,各式各样的品牌羽绒服被挂在显眼位置。销售人员坦言,虽然今年中长款羽绒服起价大多在千元左右,与去年相比略有上涨,但这没有影响大家的购买热情,近一周的羽绒服销量都特别好。
除羽绒服之外,记者在该商场内看到,商家将保暖内衣、棉裤、帽子、雪地靴等小件儿御寒用品同样摆在了醒目位置。因时尚需求,“显瘦”、“轻薄”成为今年保暖衣裤促销的主题词。
在位于文化西路附近的家电商场,记者看到,前来咨询购买电暖器、电热扇等取暖类生活电器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取暖家电成为最抢手的产品。销售人员顾女士对记者说,进入冬季之后,取暖家电就迎来了销售“春天”,电暖器、“小太阳”、电热扇等暖冬电器销量比平时都有所增长。“即时取暖的小家电操作简单,不但满足了消费者临时取暖的需求,而且占用空间比较小,所以成为消费者冬季取暖很好的补充,很受欢迎。”
记者发现,空调产品也迎来了冬季的促销节点。顾女士告诉记者,随着供暖季节的到来,一部分家中供暖不好的消费者对空调有着刚性需求。“制热空调在冬季虽然只是辅助性取暖产品,但各大品牌依然会采取不同程度的降价促销,以满足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顾女士说。
私家车的增多直接带动了汽车用品市场的快速发展,16日中午,记者在市区北二环街路部分汽车装饰用品店看到,店家纷纷把汽车冬季用品的样品摆在店内的显眼位置来招揽顾客,不少车主也开始急着给爱车换“冬装”了。一家装饰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坐垫的销量明显提升,每天能卖出去二十套左右。”
(记者 李家慧/报道 马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