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就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5个单位的负责人出席。记者注意到,从9月16日起,国新办已就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先后召开发布会。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21日透露,公安部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制度措施,对重大案件全面实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并逐步扩大询问录音录像的案件范围,最终实现对所有刑事案件的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黄明还表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4个省区市出台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就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身份证管理制度,他说到明年年底要实现全国的身份号码唯一性、准确性。据他介绍,近年来公安机关已纠正错号、重号几百万个,目前全国身份证重号还剩下264个。另外他还透露,中央审议通过的全面深化公安改革“1+3”方案中,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是3个方案之一。目前,有关部门正根据中央精神,对警员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人民警察工资制度、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等改革进行研究,已经形成了方案,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报中央审批。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姜伟21日介绍,根据中央政法单位出台的《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等文件,人民法院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2013年、2014年共依法宣告1603名被告人无罪。
最高检副检察长孙谦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几年陆续披露和发现的冤假错案确实在整个社会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他指出,冤假错案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个别司法人员依法保障人权观念缺失,另外是个别司法人员违法办案、违法取证、暴力取证,甚至刑讯逼供。他表示,为防止冤假错案,除要教育各级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牢固树立“人权”的观念外,要坚决贯彻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的原则,“一旦认为有罪证据有问题,宁可不追究。”他透露,根据上述原则,从去年9月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清理了一批超期羁押的案件,共计有1800多件。“这些已经超过了法律诉讼时限,但是结不了案,就是因为证据存在问题。”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