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白城市生态新区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包拉温都乡“五老”人员 为青少年普法
出租车乱象正在治理 市民可举报违规车辆
关爱连两地 衣物暖人心
今年中秋放假2天 国庆节放假7天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碳环保 高效节能,房在园中 人在景中
白城市生态新区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晚报白城讯 总面积636.75公顷的绿地系统、高达24.62%的绿地比例、24平方米的人均绿地面积……在白城市生态新区,这些仅仅是人们看得见的绿色。实际上,生态新区大到一座建筑、小到一盏路灯,远到未来规划、近到一季花草的栽植,无论是能源、交通还是产业和项目,处处诠释和体现着“绿色”二字。

2012年,按照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的原则,由中国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的白城市生态新区绿色生态建设正式启动,一幅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呈现在白城人民的眼前。

绿化生态景观创造了 白城有史以来新水准

金秋时节的生态新区,连绵不绝的绿地芳草,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让人深刻体会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之美。总面积26.6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区中,近四分之一的面积被用于复合型立体生态绿地系统的建设。目前,新区内景观绿化面积突破6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万多株,建立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城市绿地功能系统。仅东海路两边的绿化带内,花木品种就达到了50多种,而与之相连的新老城区主干路长庆南街,花木品种更是达到了60多种,做到了一街一景,景致有别。在新区鹤鸣湖畔,树阵区、下沉花园、休闲花园、水系边绿地等一系列的绿化生态景观更是创造了白城有史以来园林景观的新高度。

绿色建筑体现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如果说绿化是城市的肌肤,那么建筑就是城市的脊梁。在白城市生态新区,一幢幢融入了生态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现代化建筑正在拔地而起。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划分成为一星、二星等不同等级,在白城市生态新区,所有建筑都已经达到一星级标准,科文中心、市民中心、新区学校等重点建筑则已经达到二星级标准。这些星级绿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交通系统低排放少污染、方便快捷

建立以清洁能源公交为主导,自行车、慢行系统无缝接驳及相关配套设施为辅助的绿色交通系统,是生态新区在环保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白城市生态新区交通系统的设计规划蓝图中,生态新区核心区内的新能源公交车项目尤其引人瞩目。该项目包括交通换乘中心、无线充电场站等,并将在首期引进20台新型无线充电公交车投入运营,并依托绿化景观建立环城、环湖、滨河自行车慢行系统和生态人行步道,为人们提供了低排放、少污染、节能、安全、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此外,生态新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选择有资质、有实力、有业绩的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承担新区的绿地管养、道路保洁等工作,在打造“环境整洁、交通顺畅、安全便捷、舒适美观”的交通运输环境的同时,更为生态环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照树灯采用了高效节能的LED照明技术

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新能源,在白城市生态新区的生态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些绿色能源的使用为生态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生态新区规划设计之初,白城市委、市政府就高瞻远瞩,将清洁能源的应用纳入到了生态新区的建设中来,全面推广了风能及光伏发电、太阳能制冷制热、生活垃圾处理、中水利用等环保生态技术。在环保节能系统方面,新区绿地系统内使用的3000余盏照树灯,还有桥梁、广场及鹤鸣湖周边5800多米各类条形灯具,全部采用了高效节能的LED照明技术,充分做到了物尽其用。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新区内的科文中心、学校等重点建筑大面积屋面上均设置了太阳能光伏电板,不仅能够做到电力自给自足,还能将余电并入国家电网。在鹤鸣湖中央建设的风电观光塔,不仅是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景观,其发电量还可以满足鹤鸣湖周边办公、亮化、音乐喷泉等用电需求。

现代高端服务业表现了绿色生态和高科技   

在新区的产业项目引进上,白城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投入巨大的精力,最终确定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支撑、龙头为带动、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总部服务、货币金融、科研孵化、文化会展、仓储物流、特色旅游等现代高端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碧桂园、中绿集团房地产项目、电子交易中心、嘉润度假酒店、威尼斯水上乐园、北方云基地、威尼斯民俗园、鹤鸣湖文化创意园等项目纷纷落户新区,其中一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并陆续投入运营,还有一部分即将开工建设。这些项目不仅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更具备高科技、高效益等高端服务产业优势,在贯彻白城市“生态立市”理念的同时,也为白城市的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记者 张风/报道 李晓明/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