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又到了吃蟹的时节,但近日朋友圈盛传的一条消息,让饕客们有些担忧。该消息称,市面上有无良商贩为了增重而将注过水的“针孔螃蟹”出售,这种螃蟹虽然很重,但实际上缺斤短两。中渔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委会主任委员周卓诚告诉记者,商家给螃蟹注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活螃蟹就更没有注水的必要,所以市场上不会存在注水的螃蟹。
商贩说法:注水得不偿失
螃蟹是许多人挚爱的美食,可朋友圈盛传,市面上有无良商贩为了增重而将注过水的“针孔螃蟹”出售,由于注水后的螃蟹变得不太爱动,因此商贩会向海水中添加兴奋剂,使螃蟹看起来很活跃。
事情真的如此吗?
记者经过走访几家大超市及海鲜市场后得知,市场上的商贩都对螃蟹注水的做法感觉很不屑,均称注水并不能为螃蟹增重多少,而且螃蟹在注水后无论添加什么都会很快死亡,这也否定了之前传言中所说的有商贩添加兴奋剂的做法。
“现在大家都知道死螃蟹吃了会中毒,也不会有人买。注了水几分钟之内卖不出去这螃蟹就死了,这样做得不偿失。”活鲜商贩赵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在市场里装有梭子蟹的水缸中,看到许多梭子蟹在很窄小的空间中不断移动,仔细观察,确实可以看到不少梭子蟹的身体上有像针孔一样的小眼儿。商贩们解释称这是螃蟹在运输和活动过程中互相扎的,并非注过水的螃蟹。
做个试验:注水后螃蟹吐黄沫 很快死亡
记者在市面上挑选了6只品种不一的螃蟹,其中三只公蟹,三只母蟹。记者将它们分别称重后,再用注射器从螃蟹口中注入清水。在刚开始注水时,螃蟹会用力挣扎,但到了注水过程的后期,记者明显可以感觉到螃蟹的行动开始迟缓,还有不少清水被注入螃蟹体内后又从其关节处流了出来。注水后,记者看到螃蟹口中不断吐出淡黄色泡沫,本来非常活跃的蟹钳和蟹腿变得行动非常迟缓,爬行困难。静置10分钟后,记者观察到这6只螃蟹均已死亡,而且通过称重,发现注水螃蟹并不能增重多少。(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