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罗政、安蓓)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相关部委将从今年9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其间,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门票价格方案。通知强调,在国庆等法定节假日期间,将加大旅游市场巡查力度,对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快速反应、即时立案、及时处理。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多地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或者准备上涨,其中不乏违规调价。
发改委通报莫高窟等景区价格违规行为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6月22日播发的《透视多地新一轮景区门票涨价的背后》,报道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麦积山以及河北省秦皇岛长寿山-五佛山景区在今年的门票价格调整过程中存在超限调整、未按规定公示等问题。记者近日了解到,这些景区已积极整改。
发改委表示,将从今年9月起开展为期一年的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经营者不执行价格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门票价格过程中违反定价规则、程序规定的行为以及门票价格虚高等问题。通知要求,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景区,不严格执行规定的价格水平或浮动幅度,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门票价格,通过违规设置“园中园”、临时门票、不同景区联票等形式变相提高门票价格,不落实门票价格减免优惠政策,或采取价格欺诈等形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立即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发改委通知强调,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专项整治期间,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门票价格方案。通知要求,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间隔期、幅度规定的,应恢复至上调前的价格水平,或按规定重新核定、相应降低价格水平;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将门票收入用于景区正常运营以外其他开支以及门票收入超出景区正常运营需要的,应相应下调门票价格水平。
发改委将对景区门票实行成本监审
大多数景区调价都以“成本压力”为由。发改委表示,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景区,将开展定价成本监审,监审时,应扣除维持景区正常运营以外的其他开支,并主动公开成本监审结果。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景区,门票价格明显偏高,社会反映强烈的,由价格主管部门开展成本调查,引导其适当降价。
对社会广泛质疑的听证会“逢听必涨”,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认为,听证会只是目前价格调整的一个法定程序,但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很多信息也不够透明。对此,发改委表示,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景区,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价格法、旅游法以及国家有关政策要求,依法履行价格成本监审、听证、信息公开等程序,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在定调价过程中,未依法履行门票价格成本监审、信息公开等程序的,应在依法履行各项规定程序基础上,审核现行价格水平的合理性,并做出相应调整。
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认为,目前各地对门票涨价的依赖,产权不清晰也是重要因素。应针对不同的产权归属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国有景区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而纯私有化景区定价则不应由政府定价,而是市场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