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城医高专志愿者 进新村社区义诊
宜居宜业 大美新区
白城举办第二届 “老年好声音”歌曲大赛
顾客的车停门前被砸 饭店说免费停车不负责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居宜业 大美新区
专访白城市生态新区党委书记陈立羽
 

城市晚报白城讯 蔚蓝的天空、点点的白云、沁人心脾的空气,清澈的湖水、碧绿的草木、争奇斗艳的百花,宏伟的高楼、宽阔的道路、拔地而起的新城,尽管秋意渐浓,却掩不住盎然生机。

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总体要求,白城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的原则,2012年,白城市生态新区建设正式启动。3年来,在白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白城人克服困难、努力拼搏,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如今生态新区的建设已经成果初现。

8月28日,记者对白城市生态新区党委书记陈立羽进行了专访。在专访中,陈立羽向记者介绍了生态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河湖连通建设、产业化项目建设几个方面的情况,也让记者从宏观上更加全面地对白城生态新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了解。

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新区发展基础

生态新区,顾名思义,生态建设是生态新区的立足之本。为了新区的生态建设,白城人下足了功夫,以务实的精神、高效的投入,将生态建设的理念融入了新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

陈立羽说,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城市绿化面积应当达到人均10平方米,而白城市生态新区的人均绿化面积则已经达到了24平方米。新区内景观绿化面积已经突破60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万多株,建立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城市绿地功能系统。

除了绿化,生态新区在水系的建设上也独具匠心,利用鹤鸣湖、千鹤湖以及相互连通的一河、二河、三河等水系,形成了水系的网格化。另外,按照国家建筑标准,生态新区建设了大量的“二型建筑”,即具有节能、节材、环保功能的建筑。这些建筑在供热、供气、供水等方面都是自动化计量,例如供热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非常节约高效,而且还广泛采用新能源,例如科文中心的太阳能屋顶,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来满足建筑本身的能源需求,还有即将建设的风电综合利用塔,可以满足湖区的用电需求。此外,生态新区还将使用新能源电动公交车等,实现绿色交通。在产业发展方面,以低碳环保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包括农产品交易中心、健康养老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等。

城乡结合发展“城镇一体化”

白城地区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6%,远远低于全省水平,更低于全国水平。因此,早在生态新区的规划之初,白城市委、市政府就立足国家城镇化战略,为生态新区的城镇化建设夯实基础。

2013年,生态新区和林海镇被列入“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同时,按照国家的批复,生态新区和林海镇还被列为“国家城市化试点”,这在吉林省也是很少见的。这也意味着白城市生态新区的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白城市城镇化建设全面启动。

陈立羽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白城作为在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曾经肩负着重要的区域发展重任,但是随着近些年周边城市的崛起,白城的中心城市作用渐渐得不到体现。因此,只有适应国家城镇化的要求,通过城镇化建设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镇化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乡结合,让更多农民尽快融入城市,让城市扩大、增容,才有人口集聚,才能带动产业经济,带动经济发展和繁荣。因此,成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示范点之后,生态新区的示范作用不言而喻。城市化试点给生态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白城市也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实施了以城乡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通过将相毗邻的生态新区和林海镇融合为一体,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

全力打造“海绵城市”

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就是要让城市在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需要时将水释放。

关于“海绵城市”,陈立羽表示,因为白城市生态新区的建设之初就是以生态为理念,而且重点考虑了水的运用,所以也为争取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奠定了基础。在今年3月份确定的全国16个“海绵城市”试点中,白城位居第四。生态新区“海绵城市”工程中,计划建设小区改造工程、道路与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公园河道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市政污水管线工程、道路径流行泄通道工程、点式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共6大项,56个分项工程,涵盖了“渗、滞、蓄、净、用、排”六大类型的“海绵城市”功能和措施。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要着力打造四个系统建设,即城市水系统建设、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建筑与小区系统建设。

升级版“河湖连通”

近年来,白城市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全市的“河湖连通工程”成果,也在生态新区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陈立羽说,按照一般对“河湖连通”的理解,这项工程应该都在农村实施,然而实际上城市也需要“河湖连通”,城乡环境都应得到美化和提升,所以在白城市生态新区的“河湖连通”工程,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升级版”。生态新区的鹤鸣湖原来是大沁他拉草原,也是白城市最低的一块湿地,白城市按照国家规定和提倡的退耕还湖要求,按照河湖连通总体部署,建设了鹤鸣湖工程,鹤鸣湖的水源来自洮儿河支流新开河,河水在通过鹤鸣湖后,又进入工业园区的天鹅湖,最后进入白城东湖湿地,生态新区建设以来,还在鹤鸣湖基础上加以修饰和完善,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享受水的平台。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生态新区的发展,要靠产业支撑,并且重点打造了产商融合。生态新区从开始建设就与招商紧密结合,并且吸引了包括碧桂园、中绿集团等国内著名大型企业的投资。

陈立羽告诉记者,碧桂园项目从去年进入生态新区后,仅用一百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展示区的建设,并且向市民进行开放。还有中绿集团在生态新区建设的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也将成为新区招商引资项目的一个亮点。另外,陆续开始建设的五星级酒店、商贸物流城等一系列的现代服务业项目都将成为生态新区经济腾飞的推进器。除此之外,生态新区的基础性工程建设也正在进行中,包括已经完工的8平方公里核心区的道路、管网、雨水工程,已经完成的5平方公里的农转建工程,还有为配套生态新区发展建设的学校、医院、科文中心、市民中心等基础设施,还有新城家园等民生工程。在道路建设方面,生态新区今年开工两个立交桥,其中长庆立交桥将于今年12月份投入使用,丽江立交桥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完工。生态新区新建学校也计划在9月末交付使用。

采访的最后,陈立羽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生态新区将被打造成为生态环保、景色优美、经济发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新城区,必将成为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中璀璨的明珠。

(记者 张风/报道 资料图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