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 超过部分的利息无效
“早点女工”叫醒18户居民
“加试加分”能否留住儿科医生?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5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重原因造成儿科与院前急救人才荒
“加试加分”能否留住儿科医生?

 

为缓解儿科和院前急救人员短缺,国家卫计委近日出台通知,采取“加试”(加分)措施定向招募儿科医生和院前急救医生。加试措施被一些网友解读成“变相降分”,在网上引起热议。儿科医生、院前急救专业人员匮乏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加试加分”措施究竟能否吸引人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措施有可能降低医生准入门槛和行业技术水平,导致不良后果。

网友热议>> “加试”招儿科医生和院前急救医生

根据媒体报道,7月28日,湖南省卫计委医学考试中心发布消息,省直考点刚接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根据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根据该通知,“通过加试成绩计入总成绩才能达到当年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全国统一合格线的人员,在授予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时,限定在相应专业岗位(院前急救、儿科)注册。”

记者从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核实了解到,广东也已经收到《通知》。记者在网络上看到,不少省、市级卫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已经公布该《通知》。该《通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些网友对“加试加分”政策表示赞同。但大部分网友认为,虽然出台“加试加分”政策背后有“苦衷”,但担心会因而降低从业准入门槛,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招致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待遇低、风险大>>

儿科医生、120医生招不来留不住

儿科医生、120医生招不来、留不住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根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在2012年全国分科执业医师构成中,儿科执业医师仅占医师执业类别的4.3%。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数据,平均每年每家医院都有2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120医生也存在巨大缺口。以上海为例,根据台盟上海市委2014年初发布的一份提案显示,目前上海急救医师岗位缺口率高达近40%,且每年以50%的速度在流失。2012年度上海招录急救医生92人,而年度辞职70人,目前还在持续流失中。

业内人士分析,收入“寡且不均”是导致许多综合性医院儿科以及院前急救中心人才荒的根本原因。

“卫计部门出台加试措施,实属无奈。”据广东省卫生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分析,政府财政长期投入不足,公立医院虽然是事业单位,但也是创收单位。在仍需负担“盈利”的公立医院,一些赚钱的科室日益膨胀,而不赚钱的科室渐渐萎缩。医疗界一直有“金眼科银外科,一钱不值小儿科”的说法。作为创收能力最弱的科室之一,儿科医生的收入可能只是外科等高收入科室的六分之一。此外,儿科也是医患纠纷的风险高发地。在这种状态下,儿科医生招不来、留不住也不难理解。

急救医生的待遇也差强人意。此外,由于院前急救行业高强度、高负荷体力劳动,超过50岁的医生在体力上无法达到院前急救医疗操作要求,不少医生分流到了社区。

专家观点>>

需推进医疗改革进程 令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业内人士认为,留住儿科医生,必须依靠医生的业界地位、待遇“一视同仁”。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认为,儿科、急诊甚至所有专业都应单列考试,并公布年度需求量,让考生在考试前选择。一来避免歧视,二来考生可以根据供需与爱好来选择。如果考完再选择,无人报考的专业以降分的方式来“处理”冷门专业,必定使想考的考生也不好意思报。

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公立医院盈利性导致挣钱科室膨胀、不挣钱科室萎缩”的局面,对儿科、院前急救加分招人仅是开端,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以后可能更没人愿意做儿科医生。对此,短期解决方案可以硬性要求各医院儿科、院前急救收入不得低于平均水平,以此吸引人才;从长远来说,仍需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令公立医院切实回归公益性。儿科招揽和留住人才,一些医院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港大深圳医院的薪酬分配采用的是香港公立医院模式,不分科室,而是根据顾问医生、副顾问医生和驻院医生三个级别来制定薪酬。网友“翟医师”认为,解决儿科医生短缺其实不难:放开自由执业,让有资质的医生办诊所不再需要卫计委审批,只需要备案即可。普通儿科不需要昂贵设备,是最适宜自由执业开诊所的专业之一。

(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